A股市場回顧
指數表現
上證指數報3618.05點,跌0.69%;深證成指報14710.33點,跌1.03%;創業板指報3297.11點,跌2.27%。兩市成交額為11330億元。
本周市場持續震蕩,上證50指數領漲,漲幅為0.35%;創業板指領跌,跌幅為4.00%。北向資金在一周淨流出12.21億,滬股通流入11.21億元,深股通流出24.33億元。
數據來源:Wind,格上研究整理
行業表現
本日,31個申萬一級行業有4個上漲。其中,商貿零售、食品飲料、農林牧漁領漲,漲幅為1.93%、1.80%、1.51%。電力設備、有色金屬、鋼鐵領跌,跌幅為4.54%、3.48%、2.81%。
本周來看,農林牧漁、食品飲料、建築材料領漲,漲幅為6.56%、3.76%、2.37%。電力設備、有色金屬、鋼鐵領跌,跌幅為7.37%、5.13%、3.99%。
數據來源:Wind,格上研究整理
當前A股的估值情況如何?
從行業來看,汽車、公用事業、電力設備、食品飲料、美容護理、社會服務的估值分位數在80%以上,仍有20個行業估值處在50%的十年分位數以下。
數據截至2021-12-23,數據來源:Wind,格上研究整理
整體來看,目前A股整體估值處於近10年從低到高排位67.48%附近,較上周有所下降。短期戰略上可以以防禦為主,注意倉位管理,如再遇回撤,可擇機分批進行布局。隨着市場的震動調整,可以謹慎選擇盈利性強並且有持續盈利的公司進行配置。
數據截至2021-12-23,數據來源:Wind,格上研究整理
本周宏觀分析
奧密克戎毒株在海外的高速擴散,讓當前海外經濟的恢複再次受到考驗,使得部分已經重開邊境的國家,不得不再次進入封鎖狀態。世衛組織數據顯示,大約90個國家和地區出現了奧密克戎變異毒株,而當前則屬歐洲的情況尤為嚴峻,包括英國、荷蘭、德國、法國等國家已經***了更嚴格的封鎖政策。盡管奧密克戎毒株可能比德爾塔毒株更溫和,但傳染率高導致新增感染病例大幅上漲,這可能會對醫療資源產生擠兌,從而給醫療系統帶來壓力。而對於全球化的經濟體系以及生產供應鏈而言,則有可能重新回到了生產停滯,運輸不暢的狀態,使得供給受阻帶來的通脹問題或將進一步加劇。
國內的情況相對明朗,全國新增病例自12月份以來有一定程度的反彈,但總體風險可控。本周1年期LPR利率下調,給了市場接下來進一步寬松的預期。但我們認為是否會進行政策利率MLF的下調,還得進一步觀察明年的經濟增長情況。當前PPI通脹水平雖見頂,但仍處於高位,因此利率可下調的空間比較有限。另外,四季度大規模發行了政府專項債,其意在明年用基建托底經濟增長,因此降息與否仍需要看明年經濟的實際情況。
關於房地產方面,央行與銀保監會***《關於做好重點房地產企業風險處置項目並購金融服務的通知》,其中有“被兼並收購的對象應為項目而非企業股權”這樣的說法。就此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出,監管層更在乎的是老百姓和其他上下遊實體的權益,而非個別房企的興衰。
本周市場點評及配置方向
本周市場總體處於震蕩的形態,周一超跌後反彈的勢能較弱。從成交量上來看,A股市場已經連續46個交易日在萬億以上,市場較為活躍。北向資金在本周淨賣出約12億元,較前兩周有較為明顯的回落。行業方面,農林牧漁、食品飲料、建築材料領漲,電力設備、有色金屬、鋼鐵領跌。風格方面表現並無明顯優劣,大盤股略勝。
配置方向
本周的高景氣賽道,如電氣設備和相關產業鏈,有着較為明顯的跌幅。主要是市場在擔心成本上漲和補貼退坡,但長遠來看,雙碳相關的投資仍是未來較長一段時間的主旋律。結合之前的經濟數據來看,電氣設備制造業的投資水平仍然較為突出。從財政數據中,我們得知政府性基金的支出速度也將有邊際上升的趨勢,疊加四季度專項債的放量,明年的基建投資或比今年顯著改善。
因此本周具體的配置建議如下:
1) 高景氣成長的新能源產業鏈和高端制造業:光伏、儲能、半導體行業、國防軍工。細分行業里具有較強競爭力的“隱形冠軍”制造業龍頭公司。
2) 部分估值回調充分的消費行業里的白馬股,尤其具備議價能力的有漲價預期的公司。
3) 傳統行業中具備產能優勢的龍頭企業,以及具備低汙染低能耗生產能力的公司
4) 與基建投資相關的產業,但需要重點觀察各地方基建項目的推進情況,審慎投資。
當周重要新聞解讀
新聞一: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2021年12月20日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為:1年期LPR為3.8%,5年期以上LPR為4.65%。以上LPR在下一次發布LPR之前有效。數據顯示,1年期LPR為2020年4月以來首度調整。
自2019年8月LPR改革以來,1年期LPR一共下調6次累計下調51bp,5年期以上品種共下調3次累計下調20bp。其中2020年4月LPR報價降幅為LPR改革以來降幅最大的一次,1年期降20BP,5年期以上降10BP。
格上認為:本次LPR報價下調的主要原因是,年內的兩次降準使得銀行的資金使用成本有明顯降低,因此降低LPR利率也是情理之中。在中央穩增長的指引下,降低利率對實體的貸款意願也會有相應的刺激,從而使得實體經濟的活力再現。另外,本次降息至調整了與企業信貸相關度強的1年期LPR報價,與房貸利率相關的5年期LPR報價則並沒有變動,說明本次降息重點在於降低企業融資成本,而“房住不炒”的房地產調控基調未發生改變。
新聞二:央行、銀保監會***《關於做好重點房地產企業風險處置項目並購金融服務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鼓勵銀行穩妥有序開展並購貸款業務,重點支持優質的房地產企業兼並收購出險和困難的大型房地產企業的優質項目。
通知主要圍繞六方面內容展開,包括:穩妥有序開展並購貸款業務、加大債券融資支持力度、積極提供並購融資顧問服務、提高並購服務效率、做好風險管理,以及建立報告制度和宣傳機制。並購是房地產企業重要的風險化解手段之一。該通知的一大看點就是,重點支持優質房地產企業兼並收購一些出險和經營困難的大型房地產企業的優質項目。值得注意的是,被兼並收購的對象應為項目而非企業股權。
格上認為:通過這句“被兼並收購的對象應為項目而非企業股權”,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監管層對房企的態度。保項目為了保護購房者的權益、和上下遊行業的可持續經營。而對於房企而言,則是用市場化的方式出清或者重組,通過兼並收購房地產項目,可以促使一些經營不善,且尚未瀕臨破產的優質房地產企業“瘦身”、防範化解風險。另外,對於銀行業來講,由於部分房企涉及金額較大,如何做好風險管理是關鍵的控制事項。
近期重點關注
1)中國11月工業企業利潤、12月PMI數據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內容表述僅供參考,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格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