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格上財富>正文

12月PMI點評——成本下降緩解企業壓力,修複分化或將影響就業

文 / Lisa 來源:格上財富

gbm-richtext-upload-1641454921599

一、 12月PMI總覽


12月31日,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了中國12月份采購經理指數(PMI)。其中,制造業PMI為50.3,較上月提高0.2;非制造業PMI為52.7,較上月提高0.4。另外,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2.2,與上月持平。三大指數均位於擴張區間。表明我國經濟總體保持恢複態勢,景氣度平穩回升。

數據來源:Wind,格上研究整理

二、 12月PMI點評

2.1 采購成本下降與內需回暖提高制造業經營活力

從反應總需求的分項新訂單、新出口訂單——換言之,國內需求和海外需求來看,內需與外需出現了短暫的分化。內需有一定程度的修複,我們認為主要原因是因為前期上遊資源品價格的大幅回落,推動了部分行業趁低價采購原材料,加快備貨,從而對國內經濟的修複形成了一定的支撐。從本月的數據中,大體可以看到,“保供穩價”政策效應對通脹的***是十分明顯的,PPI整體向下的走勢將很難改變。而成本端壓力的緩解,則會對中下遊、尤其是制造業企業形成明顯的利好。

數據來源:Wind,格上研究整理

再看外需,新出口訂單有一定程度地下降。我們認為外需回落的核心原因在於,新型毒株奧密克戎所引發的海外疫情大幅反彈。從數據上看,目前海外每日新增確診病例已經超過了兩百萬人次,並且還有繼續加速的趨勢。在這樣的情況下,海外經濟的修複以及需求會受到相對較大的阻礙。但疫情反複的同時,我們也要注意因為疫苗分配不均導致的發展中國家,或者說生產國,面臨的抗疫壓力會更大,這種情況若持續下去,那2022年的我國出口或許會延續2021年的邏輯,從而對我國的出口份額形成支撐。

2.2 疫情控制與季節性因素是當前非制造業複蘇的主導因素

非制造業PMI連續四月保持擴張,且景氣水平較上個月有所提升,這與國內前期的疫情在總體上得到控制有關。行業層面上看,對疫情較為敏感的航空、餐飲、文體等行業活躍度均有上升,這可能是源於部分高校學生放假,拉動了交通需求和外出餐飲需求。不過需要正視的是,疫情對消費的影響依然存在。從本土新增確診數據看,目前仍然處於年內高位,疫情對居民的消費意願,特別是出行和線下接觸型消費方面仍有負面衝擊,因此服務業恢複基礎尚不牢固,需要進一步觀察疫情的情況。

關於建築業方面,12月建築業PMI為56.3,較上月下降較為明顯,下降了2.8個百分點。建築業PMI的下滑,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現在進入冬天以及年底農民工回鄉過年,工地停工導致的,有較大的季節性因素。雖然在政策的回暖下,房企的資金壓力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緩解,但從12月的房地產銷售數據上可以看到,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積,出現一定的季節性回升但不及往期。所以房地產行業還沒有出現拐點,行業的出清或仍將繼續。基建方面,2021年政府債券發行進度滯後,其中一部分將在2022年的一季度投入使用,疊加上去年12月財政部提前下達了一季度的1.46萬億元新增專項債額度,我們有理由相信後續基建會成為經濟中比較亮眼的項目。另外,在新基建投資上,潛在的行業空間和投資空間都很大,所以相比於傳統的調控房地產行業,用基建投資來當作逆周期或者跨周期調節的工具,或許更適合現在的中國。

2.3 小型企業修複程度與大中型企業相比差距較大

從總體來看,PMI連續兩個月處於榮枯線之上,顯示出我國經濟出現了恢複的跡象。但其中,小型企業的修複卻並不盡如人意,無論是從新訂單、生產、從業人員以及采購量上,都與大中型企業有較大差距。

數據來源:Wind,格上研究整理

恢複程度不均意味着政策層面上穩增長的動力將繼續貫徹,在短期或許結構性貨幣工具如支小支農再貸款,將成為小型企業恢複的有利抓手。但長期來看,困擾小型企業的根源是過去經濟發展中產生的結構性問題,如債務過高影響了居民的消費需求等。進一步講,中小型企業承載了大多數人的就業,企業規模大小之間的景氣度分化或將演變為貧富差距加大的因素,如何進一步對中小企業紓困、轉型或者改造,從而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的遠景目標,將是政策層面上需要更多地去謀劃的問題。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