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數據顯示出美國經濟看似健康,但放緩的擔憂一直存在。而對付經濟衰退通常的兩個手段,提高通脹或量化寬松,對美聯儲似乎是進退維谷。本周在芝加哥的會議,美聯儲將討論這兩種策略的優劣,反思2%的通脹目標,以應對衰退風險。
十年前的6月份,經濟大衰退(Great Recession)結束,但對美聯儲來說,應對衰退必帶來一個決定性的選擇:要麼提高通脹,要麼量化寬松。
這一充滿政治風險的決定是本周將在芝加哥召開的一個會議的焦點,會議將討論這兩種有爭議的策略的風險和優點,以遏制未來的經濟衰退。
前者降低利率以提高通脹的方法在於,要說服官員和家庭相信,今天通脹帶來的高物價能夠在未來創造更穩定的就業。
後者量化寬松則在於,保持美聯儲目前的通脹策略不變,但意味着下一次衰退可能需要購買債券和非傳統策略,但這些策略效果並不確定,也會給美聯儲帶來政治成本。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所長波森(Adam Posen)表示:“他們(美聯儲)面臨兩種可能的結果,都是困難的。” “更大的擔憂是,如果我們進入下一個經濟衰退,那我們是沒有彈藥的,把利率降到零,然後實行量化寬松。這就是噩夢。”
美聯儲反思伯南克的2%通脹目標是否合理?
在美聯儲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為期一年的一系列會議和研究小組中,此次芝加哥會議非常重要。鮑威爾表示,他希望利用經濟增長之機,審視美聯儲的雙重目標,如何努力實現最大就業並穩定物價。從技術上講,這是對美聯儲運作“框架”的回顧。
人們的注意力集中在美聯儲是否應該將2%的通脹目標作為平均目標。
十多年前,美聯儲前主席伯南克(Ben Bernanke)主張,如果聯儲公開承諾一個具體的通脹目標,貨幣政策就會發揮最佳效果。這一承諾如果得到持續政策的支持,將塑造公眾的預期和選擇,並有助於產生預期的通脹水平。伯南克在2012年正式將通脹目標定為2%。
但自那以後的幾年,通脹、經濟增長和利率一直處於低位,變成一種“新常態”,與政策制定者的通脹預期相悖。大摩美國首席經濟學家Ellen Zentner曾在2017年底表示,美國核心通脹在過去二十年間,從未能夠長期穩定地達到2%的水平;與其糾結於此,不如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通脹表現的方向性上。
事實上,過去兩年,甚至連通脹意識最強的官員也開始反思。在沒有物價上漲跡象的情況下,失業率的降幅遠超政策制定者的預期,這表明經濟中的一些基本動力已經發生了轉變。
2018年初,伯南克在華盛頓布魯金斯學會與舊金山聯儲主席威廉姆斯 (John Williams) 召開座談會時表示,美聯儲應重新調整這一框架,因為利率似乎有可能在更長時間內維持在更低的水平。若美聯儲不能采取措施,找到加息周期中通脹仍持續低迷的根源,而被迫審慎地放慢加息的步伐,那麼下一場經濟衰退來臨時,美聯儲刺激增長的回旋空間將會更小,面對“無息可降”的窘境和“零利率下線”的挑戰。
目前的情形是,今年通脹率一直低於目標水平,特朗普總統敦促美聯儲降息。美聯儲努力維持政治獨立,本月初維持利率不變,並暗示短期內無意調整貨幣政策。
美聯儲官員暫仍將“保持耐心”
舊金山聯儲主席戴利(Mary Daly)今天在新加坡舉行的亞洲銀行業和金融業研討會上表示,在經濟數據和貿易談判令美國經濟成長前景更加明朗之前,她將對利率采取耐心的態度。“目前我們正在進行貿易談判,而這些貿易談判正在給經濟帶來更多的不確定性。”“但我的立場是保持耐心,等待有關貿易談判的細節。”
紐約聯儲主席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周五則表示,"當通縮或嚴重衰退威脅時",美國決策者必須大幅降息。他的講話並未直接談及當前的經濟前景。
而美聯儲副主席克拉里達(Richard Clarida)周四在特朗普發表聲明之前表示,如果美聯儲認為美國經濟擴張面臨越來越大的風險,它將準備放松政策。
市場觀點:美聯儲將采取行動提振經濟
市場預期美聯儲今年將被迫降息,以應對經濟放緩以及美國與中國和墨西哥之間日益緊張的貿易關系。
巴克萊集團(Barclays)首席美國經濟學家加彭(Michael Gapen)上周五表示,美聯儲可能在9月政策會議上開始降息50個基點,以對抗因貿易緊張加劇而導致的經濟和金融狀況惡化。
Gapen在研究報告中稱,"我們對美國經濟和金融狀況的預期惡化,我們現在預計美聯儲今年將降息75個基點,9月將降息50個基點," “在我們看來,如果金融狀況迅速惡化,早些時候采取行動並非不可能。”
摩根大通首席美國經濟學家費羅利(Michael Feroli)周五稱,"即使美國很快與墨西哥達成協議,對企業信心的損害可能是持久的,其後果可能仍需要美聯儲作出回應。"“因此,我們現在預計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將在9月和12月兩次下調25個基點。”
作為華盛頓貨幣政策分析部門的負責人,前美聯儲理事梅耶(Laurence Meyer)稱,“我們認為,經過長時間的耐心等待,到今年9月,降息25個基點將代表貨幣政策的審慎調整,這一觀點將占上風。” 經濟增長放緩速度快於預期、金融環境趨緊以及核心通脹疲弱,都是美聯儲“很快就會失去耐心”的原因。
洛杉磯Loyola Marymount大學經濟學教授Sung Won Sohn表示,"低通脹數據可能會持續,通脹和經濟增長都可能走上錯誤的方向,美聯儲很可能在今年晚些時候降息。”
來源:微信公眾號路聞卓立
ID:Trading_C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