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路聞卓立>正文

人民幣交易與研究:中國散戶痛別紙原油 國際炒家倉皇中出逃

文 / Cherry來源:FX168

原油價格周二繼續下跌,目前徘徊在每桶11美元附近。市場中的兩大主力意外將6月到期合約提前轉換至7月合約,引發了油價再度大幅下挫。

全球最大的石油ETF——美國石油基金(United States Oil Fund)周一表示,將在4月30日之前的4天時間內,從所有6月份交割的石油期貨合約中退出,並轉至2021年的合約,規模約占其36億美元投資組合中的20%。

全球最大的能源指數也上演同樣的戲碼!標準普爾全球公司周一向客戶發出通知稱,將立即將標普高盛商品指數全部6月WTI原油合約轉至7月,不按計劃進行合約轉期的主要原因,則是考慮合約價仍有跌至零甚至負數的可能。

這種倉皇出逃的恐慌,導致油價再次大幅下跌。原因很明顯,市場中的多頭越來越少:一)中國金融機構紛紛叫停紙原油,導致全球最大的多頭散戶買家瞬間從市場消失;二)標普全球公司的指數是全球最大的商品指數,並且被養老基金、主權基金等在內的大資金廣泛被動投資,因此當該指數突然將移倉換月時間提前,必然推動原油期貨價格下挫;三)USO是全球散戶聚集的韭菜大棚,現在連棚頂都要被吹翻了,當然會推低油價。

WTI 6月期貨在倫敦早盤交易中一度跌至每桶10美元附近,跌幅近20%。目前WTI原油期貨價格報11.19美元,跌幅逾8%。

紐約6月期貨原油價格周二在亞洲時段最多下跌達21%,之後將部分跌幅收窄。而七月份交割的原油期貨價格上漲了9%,至19.66美元。

由於冠狀病毒的爆發蒸發了從汽油到原油的各種需求,今年的石油價格已下降了約80%。全球最大的生產商已承諾從下個月開始削減每日產量以平衡市場,但是消費量的下降導致供應過剩的膨脹,這正在測試全球的存儲極限。隨着商業空間的枯竭,美國生產商已開始向該國的緊急儲備運送原油。

分析師表示,可以明顯看到,越來越多的人抓緊時間從紐約商交所WTI 6月合約里撤離,主要還是受到庫欣(美國俄克拉荷馬州)存儲容量的限制,這導致6月合約結算價可能再度出現負價格的風險。

拋短買長兩頭受壓

油價最近的下跌突顯出,全球石油真的已經“無處可存”,俄克拉荷馬州的庫欣(Cushing)是美國頁岩油的重要儲油中心,但已經沒有了存儲空間,另一方面,在大量大宗商品的需求如此低迷之際,投機性交易可能會擾亂日益脆弱的石油市場。

瑞銀(UBS)大宗商品分析師Giovanni Staunovo表示:“通過賣出短期的期貨合約,並投資於較長期合約,這對WTI的遠期合約施加了壓力。”

USO表示,之所以采取這一舉措,是因為市場行情不斷變化,監管機構也對石油期貨合約的頭寸實施了限制。根據外媒報道,一份文件顯示,由於監管機構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對該基金持倉施加了新的限制,此前CME兩度要求USO在某些種類的石油期貨交易中不要超出“責任水平”。

CME上周表示,USO6月合約的多頭頭寸不能超過1.5萬份,7月為7.8萬份,8月為5萬份,9月為3.5萬份。該基金在周一之前有15萬份6月份合約。

業內人士認為,監管機構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對USO在基準期貨合約中的頭寸規模的擔憂日益加劇,因為再度跌入負值將“榨幹”投資者的資金。在4月20日出現首個以-37.63美元進行原油合約結算價的曆史時刻,全球都由於“穿倉”而遭受衝擊。

但一些分析師表示,限制短期期貨合約的交易,無助於減少美國原油市場的動蕩。根據JP摩根的數據,USO空頭數量激增。

東京瑞穗證券公司(Mizuho Securities Co.)董事總經理Paul Sankey表示:“限制短期石油期貨交易,往往會降低流動性,並可能加劇波動性。”

如果不大幅削減產量並解決石油存儲問題,石油市場的混亂無法結束。不過摩根大通認為,再次出現負值的可能性不大。未來幾個月,與Covid-19相關的限制可能會放松,這應該會增加對原油的需求。

海岸線成“石油停車場”

根據媒體報道,擁有亞洲第四大商業儲油能力的韓國已耗盡了陸上儲油空間,而新加坡的海岸線則因滿載石油的油輪而變得更加擁擠,媒體稱這簡直是“石油停車場”。

隨着越來越多的石油貯存在海上,航運業的油輪眼看就要用盡,航運價格飆升,這表明市場已經變得扭曲。

不止一家研究機構表示石油馬上將“無處可存”。著名歐洲智庫布魯蓋爾經濟研究所上周四發布研報表示,全球石油自由儲備空間到6月份可能會用盡。盡管全球主要石油生產國已經就減產達成協議,但石油市場失衡的程度遠遠超出了減產協議的範圍。美國可能會尋求包括對外國石油進口征稅等其他措施,但解除封鎖並恢複經濟是徹底解決這場石油危機的唯一出路。

雖然OPEC+達成減產協議,但減產並不能一蹴而就。世界銀行近期發布的《大宗商品市場展望》中表示,與油價下跌相比,歐佩克及其合作夥伴的減產力度可能還不夠,預計在2020年第二季度將出現較大的過剩,這可能會導致儲油能力過剩,並導致其他產油國(尤其是美國和加拿大)大面積停產。

目前一些石油工廠已經關閉。過去一周,美國最大的煉油商之一馬拉松石油公司(Marathon Petroleum)宣布,將停止舊金山附近一家工廠的生產。荷蘭皇家殼牌(Royal Dutch Shell)在美國阿拉巴馬州和路易斯安那州的三家煉油廠數台設備已經進入閑置狀態。在歐洲和亞洲,許多煉油廠的開工率只有一半。截至4月17日當周,美國煉油商每天僅加工1,245萬桶原油,為至少30年來最低水平。

來源:微信公眾號人民幣交易與研究

ID:Trading_CNY

分享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