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將為大家分享FX168投研團隊的最新一周投資展望,分析師們此次討論了目前的大通脹背景,以及在這一環境中市場可能的未來走向。
*如果您无法正常播放视频,可能是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请升级浏览器至最新版本
分析師唐嘉俊指出,近期全球工業品、大宗商品暴漲,加密貨幣同步漲勢迅猛,自4月份通脹抬頭以來這一趨勢愈發明顯。
相應的,央行政策也予以回應,英國央行追隨日本、加拿大央行的腳步,縮減了購債規模。與之前的加元類似,英鎊也隨之大幅上漲。
所謂通脹無牛市,現在股市的表現正完全分化。道瓊斯指數、國內的有色板塊都表現出色,這部分股票的投資者收益良多。
而對利率敏感的高科技企業則遭遇股價下挫,這包括與疫苗無關的醫療股。這部分股票的投資者則遭遇虧損,像ARK基金就從高點下跌了35%。
這顯示在通脹背景和對央行即將加息的預期中,估值較高的股票持續受到打壓。
他預期市場未來的走勢包括三個方向:
其一是,處於高位的大宗商品現在已經不適宜追高,但已經持有的可以繼續。現階段大宗商品正處於即便有些許利空消息也會在迅速消化後繼續上漲的典型牛市走勢,同時供需雙方在價格的持續上漲中維持一個軟逼空的關系。
其二是,去年的新冠疫情中黃金表現耀眼,如今工業品、數字貨幣走高,下一個爆發的品種可能會是農產品,預期其將在下半年迎來較大機會,可持續關注。
最後,在貨幣方面,尚未開始縮減購債的國家貨幣都可以視為潛力股,這包括歐元、美元和澳元,投資者可以期待一定的交易機會。
分析師朗采鳳分析了目前通脹的源頭,主要是供給短缺,這部分是由於生產商還沒有完全從疫情中恢複。而像銅之類的原材料生產商要擴大產能、開發礦場,需要較長的周期,因此供方反應不足。
另外,4月份通脹明顯上漲,一個不可忽略的原因是美元指數的大跌,這近一步推升了以美元計價的商品價格。因此美聯儲的動態以及美元走勢都是需要關注的重要因素,一旦美聯儲有所行動,提振美元,大宗商品或難以繼續飆升。
同時,地區因素也是造成商品價格持續上升的原因之一,緊張的中澳關系造成澳洲的原木、煤炭、鐵礦石等商品向中國進口受到限制。而正經曆嚴峻疫情的印度也是大米、鐵礦石、煤炭的重要產出過。
相對的,需求端的變化則沒有那麼大。我們需要謹慎現在的狂歡行情修正的風險,美元指數的變化、供給短的逐漸調整都有可能造成大宗商品的回調。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薪資正在出現明顯的上升趨勢,因勞動力結構性短缺,低收入者尤其明顯,這可能進一步形成消費性需求帶動的通脹拉升。
她預期,股指、尤其是納指的下跌應該會繼續。因技術上形成頂部結構,投資者在股市高位已成驚弓之鳥,所以可能出現更深度的調整。但市場整體情緒仍過於樂觀,需謹慎關注。
黃金近日衝高回落,支撐位將在1850-70,阻力位可看1780-1800。
分析師金騰駿預期黃金可能回落,但空間不大,短線上衝基本結束,後續偏震蕩上行。
他指出,商品價格的上漲與去年不同。去年是流動性的快速釋放所致,今年則是供給短缺造成的普漲。但近期政策打壓明顯。如今的普漲趨勢不太可能繼續,未來將出現分化,黑色系、銅繼續上漲,其他商品則面臨回落風險。
他預計失業率將隨着美國財政政策提供的高額補助在三季度減少而降低,因為這鼓勵更多居民進入勞動力市場。而當三季度失業率快速下習慣、通脹持續走高,美聯儲在四季度縮減QE將成為大概率事件。按照上一輪每月100億美元的縮減購債規模,美聯儲最快將在明年四季度加息。
在這一前提下,預計美元指數將在二季度末、三季度初走強,大宗商品繼而承壓。
分析師顧駿聞預期,全球宏觀環境正在出現轉折性變化。過去20年來,發達國家實際通脹變化不大,基本只發生於金融和房產之類的上層結構,消費品價格和民眾收入則幾無所動。
如今企業則因為國家的刺激財政政策不得不提升雇傭成本,而薪資收入的上升將令通脹回到下層。現在美國農產品價格正隨着原材料整體大漲,已經由玉米、小麥傳導至雞肉。
但快餐店之類的終端產品價格目前還沒有上漲,這對企業造成一定的衝擊。當企業無法承受這一壓力提高售價,通脹傳導就會進入最後階段,而此時居民收入的提高將打開通脹進一步上漲的空間。
因此未來需要重點關注薪資收入水平。
分析師陳尉分析了近日美股的走勢。科技股、成長股受到打壓,顯示股市輪動繼續,而這擊碎了部分投資者對於輪動只是暫時性的幻想。對於周期股是否已經漲到位,如今的觀點分歧很大,陳尉老師認為只要選對標的,仍有上漲空間。
像加稅、加息這些利空科技股的政策都必然會實施,只是何時落地的問題。所以現在的關鍵並非賺多少錢,而是如何增加投資組合的抗壓性。
對於成周期股來說,可以堅持配置持有,應對未來風險。對於成長股,則可以考慮購買相應的專業基金。
總體來看,目前市場情緒緊張,但並非預示危機的一邊倒情緒,尚屬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