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機是驅動電動車的重要組件,磁鐵是讓電動機運轉的關鍵,而稀土元素則是磁鐵的關鍵原料,隨着許多知名汽車制造商開始從汽油動力車轉向生產電動機驅動的汽車,稀土金屬問題變得更加緊迫。
目前全球對稀土的年需求量為12.5萬噸,但根據開放訪問科學期刊出版商《MDPI》的研究,預計到2030年,稀土年需求量將達31.5萬噸,成長幅度高達152%。
然而,稀土開采是高汙染性的產業,且中國生產了約90% 的電動機用稀土金屬,中國也是目前唯一有大量加工稀土金屬能力的國家,這讓全球的汽車制造商高度依賴中國,有地緣政治與供應鏈的風險。
如今,汽車制造商已經開始研究開發不需要磁體的電動機,這意味着它們將不再需要稀土金屬。迄今為止新開發的大多數電動機都依賴旋轉接觸裝置,該裝置將電傳輸到轉子 (電動機中繞固定中心轉動的部分) 中的銅線圈,而馬勒團隊開發的新型電動機消除了這些接觸,從而消除了應力點之一,因此使電動機更高效、更耐用。馬勒的新型電動機在轉子中使用了動力線圈,通過感應將功率傳遞給旋轉的轉子,這意味着它們無需接觸,並且電動機的表面不會受到磨損。
馬勒公司指出,如果不需要稀土金屬,電動機的生產成本將會降低,他們還注意到,該設計允許調整和更改轉子參數,從而可以提高效率。在測試過程中,他們發現該設計的效率為95%,他們指出迄今為止,只有E級方程式賽車才能實現這一設計。
馬勒公司進一步表示,新型電動機在不同的速度下都可以提高效率,這將有助於延長汽車電池的使用時間,他們預計新電動機的批量生產將在大約兩年半的時間內開始,這表明馬勒已經與某一汽車制造商建立了合作夥伴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