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美國國防部官員在19日發表聲明稱,美國和盟國應當開采和加工更多的稀土,以確保這些軍用和民用戰略礦物能有充足的全球供應。美國國防部產業政策辦公室的丹妮爾·米勒(Danielle Miller)則指出,若不結盟將難以應付供應鏈敞口,必須預先做好避險戰略,反制海外蓄意非市場幹預風險。
米勒向阿達馬斯情報公司(Adamas Intelligence)主辦的北美關鍵礦物日(North American Critical Minerals Days)表示:“我們知道,如果不與業界結成密切的夥伴關系,我們就無法解決我們共有的供應鏈風險敞口。戰略與關鍵礦物新的初級生產,簡言之就是開采,這是增加全球供應鏈韌性的一個必要條件。”
演講期間,米勒提到MP材料公司(MP Materials Corp)、城市采礦公司(Urban Mining Co)正在開發的美國對稀土項目的投資項目以及澳大利亞的萊納斯稀土有限公司(Lynas Rare Earths Ltd)和美國藍線公司(Blue Line Corp)的合資企業,把這些作為證據,表明五角大樓希望成為私營產業一個“有耐心的戰略投資者”。
她補充稱:“在美國國內生產戰略與關鍵礦物,是針對廣泛海外供應鏈面臨的蓄意非市場幹預風險的終極避險。”
米勒說,華盛頓對美國采礦業“面臨的競爭壓力不存幻想”。她還說,美國國防部希望幫助盟國的礦業公司“建立有關可持續性的共同諒解”。
她最後也強調稱,美國希望與私營/民營的礦業公司共事,加速從最低成本、技術上可接受的資源獲取過渡至反映美國價值觀的資源獲取。
路透社8月援引知情人士透露,歐盟支持稀土永磁生產的舉措,將與美國在8月早些時候出台的立法相呼應,該立法旨在為美國稀土永磁制造商提供稅收抵免。美國、歐盟與英國的目標是拓展電動汽車和風力渦輪機中,使用的強磁鐵產量,以幫助實現降低對中國的依賴。中國目前仍是該行業的領頭羊,而歐盟則強調新舉措將符合世貿組織(WTO)的規定。
稀土及其他稀有金屬對於制造電動車電池、衛星、武器、風力渦輪機和太陽能板至關重要。中國很早就開啟對稀土礦源進行控制,特別是非洲地區,中國對剛果等國家投入巨資,就是看中剛果擁有全球60%以上的鈷礦石儲備,現中國已經擁有全球近72%的鈷精煉能力。
縱觀現今市面上大多數的電動車,都是采用更省電、更具續航力的永磁式馬達,提供這類馬達動力的正是永久磁鐵。在各類型態的永久磁鐵中,又以稀土磁鐵最受到市場歡迎。鑒於中國掌控全球稀土命脈,再加上可再生能源對永久磁鐵的需求日益增加,分析師早就已經對未來可能出現短缺的風險提出警告。
歐盟企業表示,他們無法與中國制造商競爭,中國相關企業獲得的政府補貼,相當於其原材料成本的1/5左右,這促使全球磁鐵市場90%的供應都來自中國。根據2名看過相關計畫但未獲授權公開討論的消息人士表示,歐盟正在考慮的提議包括低成本融資和對原材料成本上升的補償。
歐盟目前正將關注焦點,轉向用於生產永久磁鐵的礦物,截至2050年對這種礦物的需求將激增高達10倍,歐盟和英國已承諾屆時將溫室氣體淨排放量削減至零。據悉,ERMA下屬的稀土磁鐵和電動機部門將於下月公布如何創建稀土磁體產業的建議。消息人士補充稱,該部門已將行動計畫提交給歐盟最高領導層。歐盟執委會一名發言人拒絕置評,但表示任何可能的措施都必須符合國家補貼和世界貿易組織規則。
美國軍事網站Defense News在8月援引消息稱,美國國防先進研究局(DARPA)宣布,將展開名為環境微生物作為生物工程資源計劃(EMBER),研究革命性的微生物提煉稀土礦物技術。美國日前也已經與澳大利亞最大稀土制造商萊納斯(Lynas)簽署關鍵合同,促進輕稀土的本土加工,系列舉措都旨在降低對中國的長期依賴。
美國國防先進研究局局長斯蒂芬妮·湯普金斯(Stefanie Tompkins)在8日研討會上指出,她確定在工業規模上使用微生物,作為生物過濾器是否是可行。這位自科羅拉多礦業大學加入美國國防先進研究局的前美國陸軍情報官員、地質學家表示,若從當局的角度來看,他們正在研究阻止美國在稀土加工領域保持主導地位的障礙究竟為何。
環境微生物作為生物工程資源計劃為期4年,該項目旨在利用對微生物和生物分子工程的研究來開發其設想的一種可擴展的、基於生物的分離和純化策略,目標是擴大用於電動機、高溫陶瓷和激光器的磁體中使用的17種稀土元素的供應。
【廣告】掃碼加入“高勝率訓練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