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到今年年底,中國房地產開發商將面臨130億美元的外幣債券支付。據英國金融時報援引Dealogic數據指出,中國約有60家房地產集團的債務期限為2022年底,今年到期的付款約占該行業對外國債券持有人未償債務總額的13%。
中國的房地產行業一直在努力應對增長放緩以及當局控制過度杠杆的努力。整個行業引發了一波又一波的違約潮,這讓那些在超低利率時代經常依賴開發商的離岸美元債券獲得超額回報的固定收益投資者感到不安。
(來源:英國金融時報)
房地產公司世茂集團上周日對10億美元債券的違約,引發債券持有人對中國開發商敞口的擔憂,中國開發商長期以來一直是亞洲高收益美元債券市場發行的主要推動力。上周,世茂債券的交易價格僅為12美分,這表明在付款截止日期之前存在嚴重的財務困境。
“這真的只是一個接一個,”一位具有中國開發商債務交易經驗的亞洲固定收益投資者表示。這位投資者補充說,大多數交易員已經停止關注收益率,轉而關注債券的美元定價,這種轉變通常表明對即將發生違約的深切擔憂或擔憂。
“對於每個人都認為還不錯的開發商來說,如果他們處於60多歲或70多歲的高位,那就太好了,”這位投資者說,他指的是以美分計的債券價值。“否則,你不到40歲。”
Dealogic數據顯示,60多個房地產集團的約133億美元美元債券支付將在2022年底前到期,相當於該行業對國際債券持有人逾1000億美元未償債務的13%。
擁有約55億美元未償美元債務的世茂拖欠還款,增加了越來越多陷入困境的開發商,其中包括融創和中國恒大,後者面臨的在岸和離岸債務總額超過3000億美元。
外國債權人越來越擔心在岸投資者將優先於外國債券持有人,並將恒大和其他開發商的債務重組描述為“不透明”和“臨時”。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香港債券交易員表示,亞洲高收益債券市場的買家已寥寥無幾,隨着開發商債務的增加,有敞口的投資者正處於“艱難時期”。
“自6月左右以來,全球基金進行大量拋售,”該交易員表示,並補充說:“說實話,現在拋售有點晚了。”
該交易員補充說,許多人預計,大多數陷入困境的開發商將尋求債務延期,“貸方往往會同意”。例如,當世茂未能兌現其最近的10億美元債券時,投資者拒絕加速支付其他世茂債券。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中國政治經濟學教授Victor Shih表示,美聯儲加息進一步加劇中國房地產開發商的壓力,這提高了超安全的美國政府債券提供的收益率。
“如果人們購買恒大債券,並獲得20%的收益率是一回事,也許值得承擔風險,”他說。“幾年前,開發商在海外發行的債券收益率為3或4%,現在你可以通過美國國債獲得。”
分析師表示,對房地產集團來說,為美元債務再融資也變得更加困難,因為新冠疫情的封鎖,削弱了消費者的信心,並且降低中國對新住房的需求。
研究集團Gavekal的中國金融分析師張曉曦表示:“大多數中國開發商已被排除在市場之外,其他中國高收益債券發行人的再融資成本也飆升。”
他補充說,即使在中國的在岸債券市場,尋求以人民幣計價的債務再融資的私人開發商“生活也並不輕松”,盡管國有房地產集團仍然更容易獲得融資。“隨着中國經濟面臨下行壓力,投資者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接受國家支持,這使得非國有名稱難以以合理的成本進行再融資。”
盡管增長滯後且違約率上升,但很少有投資者或分析師預計北京會為資金緊張的房地產行業提供救助。這位亞洲固定收益投資者充其量說,“這些私營企業中的一些可能會生存,我所說的生存,是指拄着拐杖跳下去”。
過去幾個月,一些在美國擁有房產的中國開發商面臨財務問題。泛海公司曾經是美國從海岸到海岸的房產和土地的所有者,在未能償還來自位於市中心的DW Partners的1.75億美元貸款中的1.65億美元後,最近失去了對其曼哈頓開發場地的控制權。該公司曾計劃在這片土地上建造一座1500英尺的摩天大樓。
上個月,太平洋公園聯合開發商美國綠地的中國母公司被標普全球評級下調,稱其面臨拖欠債務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