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周四(9月15日)日本貿易逆差飆至創紀錄水平,這凸顯出日元疲軟帶來的痛苦越來越大。
日本8月貿易逆差飆升至創紀錄水平,突顯出隨着進口成本螺旋式上升,日元走弱帶來的痛苦日益加劇,給日本經濟複蘇增加了壓力。
日本財務省周四公布,上個月未經調整的貿易逆差擴大至2.82萬億日元(197億美元)。這一差距遠遠大於經濟學家的估計,並將連續赤字的時間延長至13個月,是2015年以來最長的一段時間。
進口額同比增長49.9%,創曆史新高,其中原油、煤炭和液化天然氣的進口額居前。得益於汽車出貨量的持續複蘇,出口增長了約一半。
創紀錄的貿易逆差加劇了人們對日本經濟複蘇力度的擔憂,因為能源和食品進口賬單的上升可能會冷卻消費。日元貶值使進口貨物更加昂貴,從而加劇了赤字,而用日元支付這些商品也加大了日元的下行壓力。
進口成本上升對消費者的影響受到官員們的密切關注,日本經濟在今年早些時候恢複了疫情前的規模,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國內消費支出的反彈。
“日元疲軟對企業和家庭的影響是不同的。”NLI研究所經濟研究主任Taro Saito說。“這有助於企業的出口,提高它們以美元計價的海外銷售額,而日本家庭的實際收入卻在下降。”
到目前為止,日本首相岸田文雄(Fumio Kishida)已經動用財政支出措施,幫助家庭和企業應對通脹。但隨着工資增長繼續落後於通脹,進口成本的上升可能會繼續侵蝕家庭的消費能力。
貿易報告顯示,日元兌美元的平均匯率為135.08,較一年前下跌22.9%。今年以來,日元兌美元匯率持續下滑,原因是美聯儲(fed)大舉加息以遏制猖獗的通脹,而日本央行則將利率維持在極低水平。
周三,由於美國公布強於預期的通脹數據,日元大幅走弱,這一不同立場得到了充分體現。此舉促使日本央行罕見地進行了利率檢查,強化了財務大臣鈴木俊一(Shunichi Suzuki)可能進行幹預的警告暗示。
與此同時,與一個月前相比,出口似乎正在放緩,表明包括美國和歐洲在內的日本主要市場的增長已經開始放緩。世界各地的央行都在繼續對抗通脹,甚至不惜犧牲經濟增長來提高利率。
除了匯率的影響之外,全球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也推高了今年的貿易額。進出口總額分別增長22.1%和49.9%,但數量幾乎沒有變化,這意味着實際貿易活動基本沒有變化。
“最近,即使日元貶值,出口數量也沒有太大增長。”NLI的Saito說,“海外經濟體的放緩會使這一趨勢變得更糟,我認為這對經濟構成的風險比日元波動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