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得益於高運費,全球最大的集裝箱航運公司馬士基(Maersk)周三(11月2日)公布第三季度利潤創紀錄,但其同時指出需求即將放緩。
這家被廣泛視為全球貿易晴雨表的丹麥航運巨頭公布,本季度息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EBITDA)為109億美元,高於分析師普遍預期的9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約60%。
該公司確認,其全年的基本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為370億美元,自由現金流超過240億美元。
該公司首席執行官斯庫(Soren Skou)表示,今年的“優異業績”是由海運運費的持續上漲推動的,但很明顯,海運運費已經見頂,在需求下降和供應鏈擁堵緩解的情況下,將在第四季度開始恢複正常。斯庫指出,馬士基遠洋業務的收益在未來幾個月將會下降。
斯庫在周三的一份聲明中說:“烏克蘭戰爭、歐洲能源危機、高通貨膨脹和全球經濟衰退的逼近,在這些情況下,地平線上有很多烏雲。”
“這影響了消費者的購買力,進而影響了全球運輸和物流需求。雖然我們預計全球經濟放緩將導致遠洋市場疲軟,但我們將繼續在物流業務中尋求增長機會。”
不斷惡化的經濟環境促使許多人預測,更糟糕的日子還在後面。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10月份警告稱,世界正走向衰退,其破壞性將超過預期。
IMF表示,隨着物價繼續上漲和工資增長受阻,家庭實際收入(即經通脹調整後的收入)將下降。
馬士基在第二季度報告中指出,由於消費者信心減弱和供應鏈擁堵,全球集裝箱需求即將放緩。
該公司周三表示,預計2022年全球集裝箱需求將收縮2%至4%,低於此前預測的 1%至-1%,並指出,由於需求放緩,貨運和租船費在第三季度下降。
該公司表示:“作為一個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我們準備支持客戶重新考慮他們的供應鏈需求,以度過可能更加動蕩的商業環境時期。”
受此影響,馬士基股價收盤下跌近6%。自今年1月達到24920丹麥克朗的曆史高點以來,該股已下跌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