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政經>正文

民企國營化步伐加快!騰訊京東阿里與國企成立合資公司 學者:中國統制經濟時代來臨

文 / 夏洛特 來源:FX168

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中國聯通、上海移動及中國電信三家大型國企分別與騰訊、京東及阿里巴巴簽署合作協議,並設立合資公司。學者認為,中共二十大後,國企與民企合營計劃正在擴大規模,明年將有更多大型民企被合營。

周三(11月2日),中國聯通和騰訊成立合營企業的消息被推上了熱門。根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反壟斷局執法二司網站10月27日發布的相關文件顯示,聯通創新創業投資有限公司與深圳市騰訊產業創投有限公司新設合營企業案獲無條件批準。

據悉,該合營企業擬從事內容分發網絡(CDN)和邊緣計算業務。交易完成後,聯通創投、騰訊產投、有關員工持股平台將分別持有合營企業48%、42%、10%的股權,聯通創投、騰訊產投共同控制合營企業。

消息傳出後,中國聯通在A股的股票漲停,引起外界強烈關注。

11月2日晚上9點,中國聯通發布公告解釋稱,“該合營企業的組建正在推進過程中,尚未完成設立登記,對本公司當前生產經營無重大影響,長遠看有利於放大雙方優勢,壯大CDN、邊緣計算產業鏈。騰訊是本公司的長期戰略投資者之一。該事項為本公司與騰訊開展的正常業務合作,其涉及投資金額未達到《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規定的本公司應當披露的標準。”

相關人士表示,這些合作主要針對邊緣業務和CDN,單靠騰訊雲自己的業務很難覆蓋這些場景。如若能與運營商達成合作,就可以發揮雙方的專長,比如運營商的設施、銷售網絡和服務體系,騰訊雲的PaaS和SaaS。

雖然各方宣稱聯通與騰訊設立混改新公司,不涉及母公司股權變更,但是有人擔憂騰訊被國有化。此前有猜測認為,兩家公司合資是針對騰訊公司的“大動作”,以實現“騰訊公司國有化”。

除了騰訊,阿里和京東也相繼宣布了和運營商的合作計劃。

11月1日,2022京東雲城市峰會·上海站的京東科技合作夥伴論壇上,京東科技與中國移動通信集團上海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發揮各自優勢,開展平台型智慧城市、數字政府、數據中心/雲計算/大數據、通信及國際化業務、智慧家庭等領域的創新合作。

11月2日,2022年互聯網大會的阿里合作夥伴論壇上,阿里與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充分發揮各自優勢,開展平台型智慧城市、數字政府、數據中心/雲計算大數據、通信及國際化業務、智慧家庭等領域的創新合作。

雲計算市場已經悄然發生了一些深刻的變化。今年7月,國資委相關人士在數字中國雲生態大會上表示:“國資央企將積極投身雲體系建設,成為國家基礎公有雲的運營者,成為行業領域公有雲建設運營的先行者。”可以看到,互聯網企業與運營商聯手,或將大大提升國家雲計算建設速度,打造雲計算市場新生態。

對此,杭州學者常玉本在接受自由亞洲電台采訪時表示,國資早已進入這些民營企業,民企國有化的步伐正在加快,預計明年這類合營模式將擴大到其他領域:“現在都知道公私合營是一個方向。二十大之前,他們反對資本無序擴張,不準民營企業做大。二十大後,很多事情可以加速了,可以大刀闊斧去做,因為沒什麼顧忌了。”

北京獨立學者吳強表示,在過去五年,外界所擔心的“公私合營”現已進入實質性的實施階段。三家大型國有電信公司與民企的“戰略性合作”,表明政府統制經濟時代的來臨:“與二十大報告所匹配的一個統制經濟時代的到來。那麼私營資本,特別是阿里、騰訊及京東,在北京當局看來是屬於新的戰略性基礎設施公司,在意識形態、股權結構以及分配方面進行新型合營,以混合經濟為模式。”

中國聯通等三大國企與騰訊等三大民企進行“混改”合營,即國企引入民企的資本和技術,讓國企增加競爭力和活力,國企的股權呈現多方持股來參與市場競爭。

吳強認為,這也意味着政府在混合經濟,節制資本等戰略控制方面,繼續推進。他說,二十大高層人事變動,“表明新一屆政府的價值取向。二十大強調黨內不得有人為利益集團代言,隨着人事調整,以及黨內對定於一尊領導地位的形成,對這三家平台公司某種形式的保護以及代言的障礙已經移除了。”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