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表示,在強勁的內需帶動下,亞洲今年的經濟增長速度將超過美國和歐洲。
大摩亞洲首席經濟學家Chetan Ahya周一在接受CNBC節目采訪時表示:“我們一直爭論的是……亞洲,包括日本,之所以預計能跑贏美國和歐洲,是因為國內需求強勁。”
大摩指出:“中國就是其中之一。由於重新開放,而且財政和貨幣政策的支持,它正在經曆一個相當不錯的反彈。”
這位經濟學家補充說,另外三個亞洲大經濟體——印度、印度尼西亞和日本——也顯示出強勁的國內需求。
Ahya說:“我們預計,到今年年底,也就是今年第四季度,該地區的經濟增長將超過全球表現約500個基點。”
他對該地區的樂觀預測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最新觀點相符。IMF認為,盡管今年世界經濟面臨挑戰,但亞太地區仍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地區。
該機構上周指出,盡管貨幣政策收緊,但亞洲的國內需求迄今仍保持強勁。
IMF在一篇博客中寫道:“我們預計該地區今年將對全球經濟增長做出70%以上的貢獻,其增速將從去年的3.8%加速至4.6%。”
中國將於周二公布國內生產總值(GDP)數據。據路透社(Reuters)的一項調查顯示,預計今年第一季中國GDP增長4%。
中國的複蘇“比所有人的預期都要好”, Ahya表示,他不認為通脹是中國面臨的主要風險。
“通脹是一個滯後的數據點,我認為我們不應該只看通脹數據就斷定複蘇沒有走上正軌,”他指出,補充稱,中國房地產行業正在“迅速反彈”,這將增加增長勢頭。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最近發布的第一季度調查,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想要再次買房。這一增長是在中國結束對新冠的控制之後。中央和地方政府去年也推出了對房地產購買和開發商的支持。
世界銀行(World Bank)還預計,由於中國經濟活動大幅反彈,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經濟體的增長將超過此前的預期,並指出該地區沒有受到全球銀行業壓力的影響。
Ahya說,由於周期性因素,印度也顯示出強勁的增長潛力。
這位經濟學家指出:“銀行體系已經清理完畢,企業部門已經去杠杆化。”
他補充稱,其結果是“信貸增長出現了良好的加速”,因為借款人和貸款人都出現了風險偏好。
“印度也在實施供給側改革,這提振了企業信心,重振了私人投資,”Ahya指出,“印度是一個周期性和結構性因素共同作用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