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政經>正文

加強糧食安全!中國政府采取措施增加大豆產量,未來需求持續下降成主要問題

文 / Sue 來源:第三方供稿

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中國人口約占人類五分之一,但只有十分之一可耕地,政府正通過補貼、政府儲備和公眾壓力等手段,迫使農民增加大豆產量,這是中國政府加強糧食安全的最新舉措。與之前幾代中國領導人一樣,習近平將中國對糧食進口的依賴視為國家安全問題,而大豆是其中最薄弱的環節之一。

中國農業信息服務提供商Sitonia Consulting的聯合創始人兼市場研究總監Darin Friedrichs說:“食品安全變得更加重要。當涉及到玉米、小麥和大米等基本谷物時,它一直很重要。但是現在,人們的關注點更多地延伸到了大豆上。”

去年,根據當地農業局的建議,中國農民在種植常規玉米作物的同時種植了大豆,但一些人在大豆上使用的除草劑殺死了玉米。

幾十年來,中國政府一直在努力平衡涉及糧食生產的各種需求。如今中國超過80%的大豆消費依賴進口,這些采購集中在以巴西和美國為首的幾個關鍵國家。中國政府表示,從動物飼料到食用油,中國玉米的自給率很低,這被視為一個嚴重的弱點。在小麥和大米等主食方面,中國總體上能夠自給自足,盡管小麥進口一直在飆升。

為了使計劃奏效,政府需要大豆價格高到足以吸引種植,但又要便宜到足以吸引大豆壓榨商從當地農民手中購買。然而,截至今年4月,進口大豆比國產大豆便宜20%以上。由於豬肉生產商的國內需求疲軟,大豆壓榨商甚至在加工進口大豆方面也一直難以盈利。

中國去年生產出來的多餘大豆很難找到市場。由於2022年大豆產量飆升逾20%,國內大豆價格自收獲季節以來下跌了15%,目前仍處於低位。政府將價格下跌歸咎於國內產量高於預期和需求疲軟。

由於政府的儲備預計已於4月結束,未來的需求可能會進一步下降。每種植一公頃大豆就意味着更高產的玉米作物種植減少,從而需要更多的進口。

中國的大豆產量平均為每畝130公斤(0.07公頃),遠遠低於美國或巴西的產量,而同樣大小的一塊玉米的產量為430公斤。中國政府正與不同地區合作開發大豆品種,希望以此提高生產率,但要實現具有競爭力的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