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政經>正文

人民幣的重大挑戰!專家:若無人購買中國債券,人民幣難成為儲備貨幣

文 / Becky 來源:FX168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日前,全球“去美元化”的討論愈發激烈,對於中國人民幣的關注也不斷增多。對此,有分析師認為,如果儲備資產不具有吸引力,很難創造一種儲備貨幣,這也是人民幣目前面臨的重大挑戰。

路透專欄作家Jamie McGeever撰文指出,如果沒有人購買中國債券,人民幣就不會成為外匯儲備貨幣。

以下是文章具體內容:

人民幣要成為具有重要意義的全球儲備貨幣,還面臨着重大的長期障礙,但近期最大的挑戰是沒有人願意購買中國債券。

自去年2月烏克蘭衝突爆發以來,外國投資者一直在拋售中國債券,擔心中俄的關系可能會使持有中國資產的海外投資者面臨國際制裁。

這種逆轉是突然的——在過去10年里,非居民幾乎每個月都在向中國債券注入資金——而且到目前為止,這種逆轉一直持續着。

宏觀經濟數據研究公司Exante data編制的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自烏克蘭衝突以來,外資每個月都在大量拋售中國債券,只有一個月例外。

Exante Data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Jens Nordvig表示:“如果沒有有吸引力的儲備資產,很難創造一種儲備貨幣。中國面臨一個問題。它希望外國人購買債券,但自2022年初以來,他們一直在出售債券。”

Nordvig補充道:“私營部門和官方部門都在減少固定收益投資組合中的人民幣敞口。”

Exante Data的數據顯示,2010年至2021年間,外國投資者淨買入5580億美元的中國債券。從去年2月到今年3月,他們賣出1150億美元。

關於全球“去美元化”的辯論最近有了新的生機。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官方外匯儲備的貨幣構成數據,美元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名義份額為58.35%,為1999年歐元問世以來的最低水平。

包括巴西和亞洲及中東其他主要新興經濟體在內的幾個國家呼籲,石油、大宗商品和其他全球商品的貿易應以非美元貨幣開具發票。

可以肯定的是,根據IMF的Cofer數據,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中所占的份額在過去七年里翻了一番多,達到2.69%。

人民幣的增速遠遠快於日元、英鎊以及澳元、加元和瑞士法郎等貨幣,這些貨幣在Cofer數據中被歸為“其他”類別。但它的起點要低得多。

去年年底,以人民幣計價的全球外匯儲備名義規模為2980億美元,低於12個月前3370億美元的峰值。但在12萬億美元的全球外匯儲備中,其中近80%是以美元和歐元計價的,相比而言這是非常小的數字。甚至人民幣要達到英鎊和日元4.95%和5.50%的份額水平,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任何想要獲得國際儲備地位的貨幣都必須滿足幾個標準並發揮幾個作用。它應該被廣泛接受為中央銀行的儲備單位、國際貿易的會計單位、以及股票和債券等全球金融資產交易的交易貨幣。

在過去20年里,中國政府通過放寬配額、鎖定期和注冊要求等方面的規定,逐步允許更多機構和央行進入人民幣計價債券市場。

但正如國際金融協會(IIF)經濟學家Jonathan Fortun所指出的那樣,這是一個緩慢而不平衡的過程,最近中國債券的大量拋售將使這一過程變得更加緩慢和不平衡。

Fortun說:“任何大規模資金外流集中在一個地區的情況,就像去年大部分時間內中國的情況一樣,都將不利於一種貨幣獲得儲備貨幣地位。”

IIF的資本流動數據顯示,近幾個月來,流入中國的資本淨流入很少,但描繪的情況大致相似:對中國債券的需求已經蒸發。

在投資者不願持有中國債券之際,美國政府正向七國集團盟友施加越來越大的壓力,要求它們以國家安全為由,限制在中國的某些投資。它沒有被納入七國集團的最終公報,這表明七國集團的其他成員國對此沒那麼熱情。

但華盛頓可能會繼續向盟友施壓,要求反對它所認為的北京對其他國家使用“經濟脅迫”的做法。反過來,中國可能會將此視為開端,即呼籲全球一些最富裕國家的企業、機構和投資者避開中國,將資本配置到其他地方。

目前來看,至少債券投資者已經在這麼做了。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