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瑞銀集團周一(6月12日)宣布,已完成對前競爭對手瑞士信貸的收購,結束了後者長達167年的獨立經營。對瑞銀來說,也達成了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銀行業最大規模的並購交易,且締造了一家實力更堅實的全球財富管理巨頭。
在瑞銀與瑞士政府就 90 億瑞士法郎(約合100億美元)擔保瑞信資產潛在損失的談判完成後,這一聲明為兩個多月來員工去向面臨的不確定性畫上了句號。這筆交易也促使瑞銀將監管 5 萬億美元的資產,使其處於行業的領先地位。
瑞銀和瑞士政府均已承諾,此次收購將為股東帶來回報,不會成為納稅人的負擔。他們補充,此次救援對於保護瑞士作為金融中心的地位也是必要的,若瑞士信貸的倒閉引發更廣泛的銀行業危機,也將使瑞士經濟受到牽連。
然而,金融學教授兼 IMD 世界競爭力中心主任 Arturo Bris 表示,此次救援行動還表明,即使是全球大型銀行也容易受到數日內無法解決的銀行恐慌的影響。
瑞銀上個月首次展示了新集團的財務狀況,強調了其中涉及的高風險,指出了數百億美元的潛在成本和收益,但也強調了圍繞這些數字的不確定性。自全球金融危機以來,許多銀行都縮減了全球擴展的野心以應對更嚴格的監管。
另有分析師表示,公眾擔心新銀行規模太大,其資產負債表規模大約是瑞士經濟規模的兩倍,將意味着接下來瑞銀可能需要更謹慎行事,以避免面臨新規模所要求的更嚴格的監管和資本要求。他們還警告,如此規模的收購不可避免地帶來不確定性,或使瑞銀難以留住員工和客戶。從長遠來看,這筆交易能否為股東帶來價值仍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鑒於其規模和複雜性,瑞銀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內完成了收購,以便為瑞士信貸的客戶和員工提供更大的確定性。瑞銀首席執行官塞爾吉奧埃爾莫蒂和董事長科爾姆凱萊赫表示,這將帶來挑戰,但同時也為客戶、員工、股東和瑞士帶來“許多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