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隨着從假日旅遊到汽車和住房等各個領域的支出放緩,中國由消費者推動的複蘇正顯示出更多失去動力的跡象,這加大外界對中國政府出台更多刺激措施支持經濟的預期。
上周末發布的中國官方數據顯示,最近的端午節假期,國內旅遊支出低於新冠疫情前的水平。房屋銷售數據低於前幾年的水平,而對6月份汽車銷售的估計也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
(截圖來源:彭博社)
今年迄今為止,中國擺脫疫情限制舉措後的消費反彈推動了經濟增長。但信心疲軟,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經濟可能需要更多幫助。
在中國央行本月早些時候下調政策利率後,經濟學家提高對出台更多貨幣和財政刺激措施的預期。
中國官方媒體最近幾天也發表一系列文章,強調可能的支持途徑。
野村控股(Nomura Holdings Inc.)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陸挺在周日(6月25日)的一份研究報告中寫道,假期旅遊數據表明,“新冠疫情後,面對面服務的複蘇勢頭正在減弱”。
陸挺指出,每次旅行的平均支出比2019年下降約16%,“這要麼意味着消費意願減弱,要麼意味着購買力下降”。
陸挺在報告中寫道:“隨着被壓抑的需求消退,未來幾個月經濟二次探底的風險變得更加現實,我們預計面對面服務消費增長將進一步減弱。”
並非所有的近期數據都表明增長放緩。據官方的新華社報道,票房收入達到端午節假期有記錄以來的第二高。但其他指標顯示,支出並沒有增加勢頭。
《21世紀經濟報道》援引研究分析師的話說,在6月的前幾周和假期期間,主要城市的房屋銷售低迷。據中國乘用車協會(China 's Passenger car Association)的初步估計,本月乘用車銷量預計將較去年同期下降近6%。
對中國經濟增長的擔憂日益加劇,引發人們對中國政府今年可能加大刺激力度的猜測。
上周,中國共產黨的“四號人物”王滬寧與中國其他政黨的代表舉行了一次會議,討論振興消費的政策建議。然後在周一,兩家國有證券報紙就北京方面可能考慮的政策選擇提出了一系列分析人士的建議。
《中國證券報》援引光大證券(Everbright Securities)經濟學家高瑞東的話稱,一項財政措施將是加快地方政府特別債券(基建資金的關鍵來源)的發行,以便地方政府在第三季末之前用完大部分額度。到目前為止,地方政府今年在使用配額方面一直行動遲緩。
與此同時,《上海證券報》報道稱,下半年可能會進一步放松貨幣政策,包括降低利率和銀行存款準備金率。
然而,標普全球評級(S&P Global Ratings)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Louis Kuijs表示,任何刺激措施都不太可能規模龐大。標普將中國2023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預期從5.5%下調至5.2%,理由是經濟複蘇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