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搖搖欲墜”、貨幣和財政刺激力度恐加大!經濟學家料政府采取這些舉措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美國彭博社調查的經濟學家表示,預計中國今年將再次降息,並加大財政刺激力度,以刺激“搖搖欲墜”的經濟。
根據最新季度調查的預估中值,中國央行可能會在今年最後一個季度將一年期政策性貸款利率——被稱為中期借貸便利(MLF)——下調5個基點,至2.6%。預測顯示,預計未來幾個月中國央行還將下調銀行存款準備金率。
(圖片來源:彭博社)
在財政方面,經濟學家預計,中國政府將推出針對消費者的減稅政策,並增加對基礎設施投資的融資,這在一定程度上是通過國家開發銀行(China Development Bank)等國有政策性銀行來實現的。
由於房地產市場疲軟、消費支出低迷和出口需求下滑,中國第二季經濟明顯放緩,北京方面正面臨越來越大的提振經濟的壓力。
盡管中國國務院遲遲沒有宣布任何新措施,但中國央行6月份出人意料地降息引發人們對出台更多刺激措施的猜測。
Maybank Securities Ltd.經濟學家Brian Lee說,考慮到中國政府設定的相對保守的5%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以及對人民幣匯率的擔憂,中國央行可能要等到第三季末或今年最後三個月才會進一步降息。
Lee表示:“在美聯儲和其他全球央行加息之際,過快降息可能會帶來進一步資本外流的風險。”
今年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已經下跌4%以上,官員們最近對人民幣的下跌表現出更多的擔憂。
中國人民銀行周二設定的人民幣每日中間價遠高於分析人士在前一天人民幣暴跌後的估計。周三的人民幣中間價與預期相符,因為中國央行不再支持人民幣,暗示該央行可能還沒有準備好“劃定底線”。
在一系列近期數據顯示中國經濟正在走弱後,投資者對中國經濟增長前景變得更加悲觀。尤其是消費者支出出現下滑,上周端午節假期的國內旅遊支出低於疫情前的水平。
接受彭博社調查的經濟學家下調了對中國第二季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預期,但保持對全年5.5%的預期不變。
荷蘭銀行(ABN Amro)高級經濟學家Arjen van Dijkhuizen表示:“盡管強勁的第一季GDP和經濟活動數據證實服務業和消費的重新反彈,但總體來說,4月和5月的經濟活動數據並不令人印象深刻,表明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和房地產帶來的不利因素仍然嚴重。”
在接受彭博社調查的20位經濟學家中,有18位認為政府今年將宣布更多的財政支持措施。其中12位預計小企業、科技公司和綠色項目將獲得減稅或退稅,10位預計國家政策性銀行將增加對基礎設施項目的貸款或股權投資。9位經濟學家預計地方政府特別債券的額度將會增加。
瑞銀集團(UBS Group AG)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在一份報告中寫道:“考慮到地方政府和企業層面的財政挑戰,中央政府可能會加快地方政府特別債券的發行,並恢複政策性銀行的特別基礎設施投資基金,增加政策性銀行貸款,以幫助促進基礎設施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