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周五(7月7日)的勞動力市場數據似乎讓美聯儲有更多理由收緊貨幣政策。6 月份失業率從 3.7% 下降至 3.6%,當月新增就業崗位 20.9 萬個。一年多來,經濟學家一直警告經濟衰退即將來臨,但事實上全面衰退尚未成為現實。展望未來,盡管衰退可能性看起來並不大,但美國仍有一條可行的道路,得以避免最壞的情況。
勞動力市場是關鍵
LifeGoal Investments 聯合創始人 Taylor Sohns 表示,美國要實現大肆吹噓的軟着陸,這個數字需要進一步下降。周五(7月7日)的經濟數據公布後,他表示:“就業人數越多,意味着獲得報酬的人就越多,這也意味着有更多的人通過支出來維持高通脹。” “美聯儲加息越多,員工的負擔能力就越差,因此每月新增的就業崗位必須減少。”
先鋒集團高級經濟學家 Andrew Patterson 同樣指出,勞動力市場是美聯儲平衡行動中最重要的變量。
盡管 6 月份的非農就業數據低於預期,但工資增長卻高於預期,為美聯儲提供了保持政策緊縮所需的彈藥。
Andrew Patterson 解釋說,為了避免經濟衰退,招聘和工資增長的降溫速度都必須比目前任何人預期還要快得多,這將為通脹以比預期更快的速度降溫打開大門。他指出:“這樣,美聯儲就不必對經濟施加太大的壓力。”
減少支出,但不以犧牲增長為代價
具有高彈性的美國消費者幫助避免了去年的經濟衰退。然而,隨着新冠疫情導致的儲蓄減少以及重啟學生貸款支付,美國人可能很快就會勒緊褲腰帶,這反過來又推高了經濟衰退的可能性。
Taylor Sohns 表示,支出有可能放松到足以使通脹降至美聯儲目標範圍,而經濟增長不會受到重大打擊的程度。他說:“但美國人花錢是大手大腳的人。” “當我們得到報酬時,我們就會花錢。”
最終,Taylor Sohns 認為美聯儲有大約 25%-30% 的機會,在不出現經濟衰退的情況下達到 2% 的目標。他還表示:“如果美聯儲能夠實現這一目標,那將令人印象深刻。” “我們從未在不發生經濟衰退的情況下將通脹率從 5% 以上降至,因此美聯儲的這項工作做得很好。”
盡管大多數經濟觀察人士都呼籲,如果經濟衰退來襲,股市將出現大幅拋售,但人們腦海中浮現出一句流行的說法:市場不是經濟。
雖然支出放緩對消費類股來說將是十分艱難,但不久前市場卻順利度過了看似嚴重的低迷時期。在與經濟狀況曆史性脫節的情況下,股市在 2021 年、即新冠大流行最嚴重的一年中表現出色。
盡管不能保證市場在下一次衰退中也會表現良好,但一些人仍樂觀地認為,經濟衰退還很遙遠。即使它確實發生,也可能不會給投資者帶來厄運。
聯邦金融網絡首席信息官 Brad McMillan 周五(7月7日)在一份報告中寫道:“美聯儲可能會繼續收緊貨幣政策,這將產生放緩效應。” “盡管面臨這樣的逆風,消息仍然是好消息,任何衰退都可能需要一段時間,這應該會保持市場健康。”
他繼續說道:“簡而言之,雖然 6 月是一個不錯的月份,但 7 月可能更具挑戰性。即便如此,總體情況仍然有利。”
去年美國 GDP 連續兩個季度為負,符合經濟衰退的技術定義,但當局從未做出正式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