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鑒於2021年煤炭供應緊縮和電力危機的困擾,以及歐洲地緣衝突引發的能源不安全警惕,中國煤炭庫存達到創紀錄水平。當前,盡管熱浪刺激降溫用電需求,但動力煤價格仍崩跌30%,現貨價格已低於礦商長期合同價格。逾30家大型礦商召開研討會,支持降低庫存,並限制煤炭進口。
中國此前敦促礦商提高產量,批準新礦並鼓勵進口,這導致今年迄今,中國北方港口含能5500大卡的動力煤基準價格下跌30%,至每噸約850元人民幣,約合117美元。在一些地區,現貨價格已低於礦商和公用事業公司簽訂的長期合同價格,導致發電商拖欠煤炭采購,盡管熱浪期間電力需求飆升。
(來源:Hellenic Shipping News)
燃煤電廠提供中國2/3的電力,煤炭貿易商和中國煤炭運銷協會(CCTD)的數據顯示,利潤率下降和庫存增加正迫使礦商縮減產量。
據兩位知情人士和一家中央政府支持的報紙透露,在6月下旬舉行的行業研討會上,有30多家大型礦業公司參加,與會者呼籲當局根據市場情況調整產量並限制進口。
然而,分析師和交易員表示,他們的呼籲不太可能得到重視,因為能源安全仍然是重中之重。 CCT分析師Li Xuegang在上周三的市場吹風會上表示:“未來幾個月的煤炭進口量將由市場價格決定。”
他預計,今年的進口總量將攀升至4億噸左右,比2013年的曆史高點增長約22%。
CCTD數據顯示,山西、陝西、內蒙古等省級煤炭中心的442個主要煤礦平均開工率從5月份的84%降至6月份的82%。
官方數據顯示,5月份中國煤炭日產量降至2022年10月以來的最低水平,但2023年前5個月的煤炭產量達到創紀錄的19億噸。
CCTD數據也指出,截至6月底,電廠庫存達到2億噸,比去年同期增長16%,足以滿足30天的使用,是政府要求的2倍。
根據湄潭江湖信息網站的數據,港口庫存同比增長17%,達到7480萬噸。
在中國恢複從澳大利亞采購並搶購廉價俄羅斯煤炭後,1月至5月煤炭進口量猛增90%至1.8206億噸,推動了煤炭進口量的增長。
澳大利亞政府報告發現,隨着中國在2020年減少貿易障礙,澳大利亞對中國的煤炭出口正在增加。工業、科學和資源部最新的“資源和能源”每季報告發現,對中國的動力煤運輸量正在強勁增長,盡管尚未恢複到2019-20年達到的水平。
澳方指出,到今年3月,對中國的動力煤出口量從2022年12月的零增加到360萬噸,接近2020年之前的水平。日本仍然是澳大利亞最大的動力煤客戶,3 月份進口量為5.9公噸。
澳大利亞首席經濟學家辦公室的數據還發現,中國活動的增加給澳大利亞動力煤和冶金煤市場帶來了巨大的競爭壓力,抵消了世界經濟增長疲軟和能源需求下降對價格的部分影響。
但如今若限制再次出現,恐怕將衝擊澳大利亞,乃至全球煤炭市場的發展。
到2025年,澳大利亞優質硬焦煤價格將從目前估計的每噸400美元左右的平均價格降至300美元左右。研究表明,全球供應狀況的改善將是價格下跌的主要驅動力。
隨着價格下跌,澳大利亞冶金煤出口價值預計也將從2022-23年的600億美元下降至2024-25年的42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