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人工智能(AI)經曆高速發展,已躍升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外媒引述消息人士指出,中國正在考慮收緊對生成式AI的監管,完全控制內容審查。國家網信辦計劃建立一套系統,要求企業在推出生成式AI模型前,先從有關部門取得許可證。百度、阿里巴巴緊急溝通,確保其AI產品沒有違規。
英國《金融時報》、路透社等報道稱,兩位接近中國監管機構的人士表示,中國國家網信辦新的要求,將收緊4月份發布的法規草案,其中規定科技企業將在產品推出後,有10個工作日的時間向當局注冊。
(來源:Twitter)
據知情人士透露,許可制度是最早將於本月最終確定的法規的一部分。這標誌着中國正在努力調和其開發世界一流技術的雄心與其長期的審查制度。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研究員馬特·希恩(Matt Sheehan)表示:“中國第一次發現自己必須在維持AI領導地位、控制信息等目標之間進行權衡。”
一位了解網信辦審議情況的人士表示:“如果中方打算完全控制和審查AI創建的信息,他們將要求所有公司事先獲得當局的批準。”但該人士補充說,監管必須避免扼殺國內企業在科技競賽中的表現。
該人士繼續指出,中國正在搖擺不定,尋求在生成式AI技術普及之前正式制定其監管方法,這項新技術可以根據簡單的提示快速創建類似人類的文本、圖像和其他內容。
中國發布的《全球數字經濟白皮書》顯示,大模型突破成為有可能逼近通用人工智能的關鍵技術。AI大模型初具應用成效,有望成為各行業基礎賦能工具,在文本創作、圖像生成、代碼編寫等創作生成類場景率先落地,與此同時,如學科考試、行業問答助手、金融危機評估等知識密集型應用顯現成效。
與往年相比,今年上半年,數字技術領域最火熱的賽道莫過於以ChatGPT引領的生成式AI及大模型熱潮。
今年4月公布的草案規定,AI內容應當“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中國網信辦主任莊榮文最近表示,需要確保AI“可靠、可控”。草案還要求企業用於訓練生成式AI模型的數據應當保證“真實性、準確性、客觀性和多樣性”。
另外,兩位與監管機構關系密切的人士表示,今年推出生成式AI應用程序的百度、阿里巴巴等公司在過去幾個月一直在與監管機構保持聯系,以確保他們的AI不會違反規定。
香港大學法學副教授Angela Zhang表示:“中國的監管措施主要集中在內容控制上。”
其他國家正在競相立法,打擊該技術的潛在濫用行為。歐盟提出了一些世界上最嚴厲的規則,引發了該地區公司和高管的強烈抗議,而華盛頓一直在討論控制AI的措施,英國正在啟動審查。
用於訓練AI模型的數據質量是監管審查的一個關鍵領域,試圖解決AI系統制造材料的“幻覺”等問題。希恩表示,中國方面的要求“高得多”,這意味着中企需要花費更多努力來過濾用於“訓練”AI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