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对中国专注的粮食安全来说,是个大麻烦

2023/07/19 09:37来源:第三方供稿

经济学人报道说,极端天气对中国的农业预示着更大的挑战。

在中国北部承德市周围的玉米产区,今年的高温来得很早,随之而来的是数十年来最严重的干旱,松树上的针叶变成了褐色。

更糟的是,大部分玉米现在都发育不良。

中部河南省面临着相反的问题。那里的雨水来得早,导致洪水泛滥淹没了田地。河南生产了中国四分之一的小麦,但现在大部分现在已经没办法吃了。

中国其他地区的暴雨威胁着稻米收成,各地的热浪导致鱼、猪和兔子死亡,今年的极端天气对中国农民的打击是全方位的。

单一的干旱、洪水或热浪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但科学家们认为,气候变化正在增加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严重程度。这应该引起所有国家的关注。

不过,中国可能比大多数国家更为担忧。

北京对粮食安全非常着迷。许多中国人已经上了年纪,还记得上世纪50年代末毛泽东政策所造成的大饥荒,造成数千万人死亡。今天,共产党的合法性,部分取决于向人民提供廉价食品的能力,而随着收入提高,人民的饮食正变得越来越丰富。

因此,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推动提高粮食供应的自给自足程度。

这始终是一个挑战。中国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0%,但耕地面积却不足10%。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进口仍然在粮食供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有可能受到与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关系紧张,或乌克兰战争等冲突的影响。

与天气有关的冲击,将使中国农民的生活更加艰难。主食谷物提供了中国人平均约一半的热量。根据农业部资助的研究,到2030年,更多的干旱可能使玉米、小麦和水稻减产8%。暴雨也会对某些农作物产生类似的影响。

蔬菜和水果同样容易受到极端天气的影响,而且难以长期储存,因此政府难以储备。去年中国南方的严重干旱造成黄瓜和莴苣价格飙升。

中国农业的地理格局,可能会发生无法完全预见的变化。经济学人的地图显示了在高排放情景下,小麦、玉米和水稻的最高产量可能受到的影响。(达到这些水平的可能性很小,但在不太极端的情况下也会出现类似的影响)。

如果如预期的那样,中国北方变暖,那么将更多的粮食种植转移到那里是合理的。

该图片由Trần AnhPixabay上发布

另一种应对措施是将中国更多的粮食生产转移到室内,这样可以控制温度和湿度,提高产量。今年,中国政府要求到2030年将40%的蔬菜种植在温室等设施内(目前为30%)。

在这些环境中,肥料和水的使用效率更高。国家媒体对这一计划的报道中,提到了 "摆脱对大自然依赖 "的农场,并说在戈壁沙漠中已经有一个巨大的温室在种植火龙果和无花果。

在极端炎热的环境中,猪的育肥速度更慢,奶牛的产奶量更低,鸡的产蛋量更少。所有这些动物的死亡风险也更高。因此,牲畜也开始向室内转移。

中国中部一个26层楼高的养猪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养猪场,每年可屠宰120万头猪(猪肉是中国食用最多的肉类)。

奶牛的饲养则比较困难,但现在许多奶牛整天都待在牛棚里降温。

在河北省北部的一个农场,定期给奶牛浇水,并从屋顶悬挂的巨型风扇中吹风。每头奶牛的位置都由计算机监控,喷水量自动调节,以避免浪费。

詹姆斯·苏(音,James Su)的公司提供冷却设备,他说,这种做法已在乳品行业迅速推广,

他说:"每年夏季开始前,每个人都在祈祷。"

谷物仍然是一项艰巨的挑战。大多数谷物需要规模化种植,因此露天田地是最佳选择。

中国一直在开发抗旱、抗高温的水稻、小麦和其他作物品种,转基因玉米已被允许在部分地区种植(习5月曾访问过一个地区)。但总的来说,政府对此类技术采取谨慎态度。

目前,中国仍依赖阿根廷等国的转基因种子。(向中国提供部分转基因作物的美国,指责中国窃取其知识产权)。咨询公司策纬咨询公司的裴西霞说:"我们希望中国的种子公司,能够根据气候的变化开发相应的品种。"

中国还依靠更好的灌溉技术来抵消干旱的影响。

2022年,中国在水利基础设施方面的公共开支将达到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44%。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徐银龙表示,主要目标是改善中国灌溉系统的 "毛细血管"。这意味着要建设更密集的管道和储水池网络,减少蒸发和渗漏造成的浪费。将数百万加仑的水,从郁郁葱葱的南方抽到其他地方的基础设施也将得到扩建。

如果这样做行不通,也许中国可以尝试在需要的地方制造更多的雨水。

中国是世界上使用人工降雨技术最多的国家,这种技术将化学物质射入现有云层,以促使水蒸气凝结成雨。去年夏天,是中国政府61年前开始记录气温和降雨量以来最炎热、最干旱的一个夏天,人工降雨的表现尤为活跃。但几乎没有证据表明,中国的努力能够有效地使降水量大大增加。

在如此关注中国粮食供应的同时,人们很容易忘记极端天气对农民自身造成的伤害。

大多数农民都年事已高。如果排放量居高不下,危险的热浪可能会在华北平原这个重要的农业基地变得更加普遍。灌溉渠冷却了空气,但也使空气更加潮湿,增加了致命的 "湿球温度 "的风险,当汗水无法再给身体降温时。一项针对中国小农户的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劳动力不愿意在夏季工作。

湿球温度(英语:Wet-bulb temperature)是指对一块空气进行加湿,其饱和(相对湿度达到100%)时所达到的温度。 由于汽化潜热由空气块提供,故此温度低于干球温度,也是当前环境仅通过蒸发水所能达到的最低温度。 湿球温度由实际空气温度(干球温度)和湿度决定。

承德附近76岁的玉米种植户李满(音),正在坚持工作。但中国为应对与天气有关的冲击所做的努力对他帮助不大。他种植了抗旱种子,当地政府尝试了人工降雨,但都没有奏效。

李省吃俭用供孙子上大学,他预计今年的收成将损失60-70%。即使天气好转,情况也会如此。关键的生长期已经过去。

他说:"就算现在下雨,也不会有太大帮助。"

编辑:夏洛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