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中國正尋求提振消費以刺激經濟複蘇,盡管政府尚未向消費者和企業提供直接財政支持以增加支出。
中國最高經濟規劃機構國家發改委周一發布一份內容廣泛的政策文件,其中包括最近宣布的一些與消費相關的舉措。該文件的重點是取消政府對消費的限制,如汽車購買限制,改善基礎設施和舉辦美食節等促銷活動。
最近幾周,經濟複蘇失去了動力,最新數據顯示,與消費相關的增長正在減弱。官方采購經理人指數(PMI)顯示,7月份服務業活動弱於6月份。《中國褐皮書》的另一項數據顯示,中國消費者上個月削減了除旅遊和餐飲以外的所有支出。
中國股市周一延續了上周的漲勢,追蹤中國在香港上市股票的恒生中國企業指數周一漲幅高達3.2%。
與上周五宣布的旨在提振消費品制造業的措施一樣,最新措施的目標是改善經濟中的商品供應,而不是需求。自疫情開始以來,政府一直沒有向居民提供現金補貼,而是將支持重點放在向企業提供福利和稅收減免上。
“到目前為止,政策一直試圖刺激消費者消費,但財政政策並沒有加大力度,”Grow Investment Group首席經濟學家Hao Hong說,“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中國的財政赤字甚至在縮小。”
國家發改委和其他部委的官員將於周一下午3點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概述擴大消費的措施。Hong表示,財政部官員不在通知中,表明消費券不太可能推出。
“文件中沒有太多的新政策,也沒有提供真正的資金來幫助家庭,”他說。
在房地產政策方面,發改委的文件重申推動舊建築和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的承諾。鼓勵各地對農村購買家電和家裝材料給予補貼。
中共中央政治局上周表達了對經濟複蘇的擔憂,官員們承諾將進一步放寬房地產政策,支持消費,並解決地方政府的債務問題。上周五,三家政府機構發布了一系列專門針對輕工業的措施,包括從家居用品、食品、造紙到塑料制品、皮革和電池等一系列產品。
投資者受到最新公告的鼓舞,盡管“這些政策的實際執行和深度仍有待檢驗”,華僑銀行的經濟學家Tommy Xie說。“這種轉變改變了投資者的觀點,讓他們不再把杯子看成半空,而是看成半滿。”
最新的經濟數據顯示,經濟複蘇仍面臨壓力。除服務業數據外,周一公布的PMI數據顯示,7月份制造業再次出現收縮。制造業和非制造業的失業分項指標——一個包括服務業和建築業的廣義指標——本月仍低於50,這是區分擴張和收縮的分界線。
“用政策刺激需求面很難,”仲量聯行大中華區研究主管兼首席經濟學家Bruce Pang說,“當居民普遍不願意消費,政府也不願意發放補貼來增加消費傾向時,政策制定者只能調整消費品和服務的供給,以更好地滿足需求。”
本月早些時候,國家發改委表示,中國將不遺餘力地制定和出台促進消費的政策,並將出台一系列新措施,以提振汽車、電子產品的銷售和農村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