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據美國彭博社周四(8月3日)最新報道,今年上半年,隨着財政緊張的地方政府和企業削減支出,中國近三分之一的省份投資出現萎縮,這是自2020年以來同期最普遍的下降。
彭博社對地方政府發布的報告進行分析後發現,廣西和天津等負債最重的省份,在這一時期的固定資產投資收縮幅度最大。
(圖片來源:彭博社)
投資下降正在影響經濟的複蘇。自中國第一季重新開放以來,經濟複蘇已經失去動力。反過來,經濟增長放緩將使一些省份難以償還債務,導致投資進一步回落。
根據彭博社匯編的數據,與廣西和天津一樣,江西省今年上半年的投資也出現兩位數的收縮。同期,另有6個省份的固定資產投資出現下降,還有6個省份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低於全國3.8%的增速。福建和重慶投資僅分別增長1.8%和1.4%。
土地收入是許多省份的主要收入來源,隨着土地收入的大幅下滑,地方政府已經縮減投資。
2023年上半年,土地出讓收入同比驟降21%,各類政府基金預算收入下滑17%,這令中國財政部難以實現全年收入預期。
廣西和天津是惠譽評級(Fitch Ratings)列出的地方政府相關債務面臨再融資壓力風險最大的10個省份之一。根據彭博社匯編的數據,去年天津的債務幾乎是其收入的三倍,而廣西的債務是其收入的144%。雲南和貴州也出現在惠譽名單上,這兩個省份的負債率分別為172%和164%。
省級數據還顯示,一些地方的經濟增長疲弱。今年上半年,江西經濟同比僅增長2.4%,在所有省份中增速最慢,而廣西經濟同比增長2.8%。
上海9.7%的增速是最快的,不過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由於與去年相比基數較低。去年,上海連續數月處於封鎖狀態,經濟活動受到嚴重打擊。今年上半年,北京和黑龍江的工業產出出現萎縮,寧夏的零售額出現下滑。
財政緊張意味着,各省在經濟最需要財政支持的時候,卻在削減財政支持。今年上半年,19個省份的主要預算赤字有所縮減,而上海則出現盈餘。
中國高層官員誓言要采取更多措施來支持經濟增長和消費,但沒有向消費者和企業提供直接的財政支持來增加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