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政經>正文

趨勢驟變!“沒有一個客戶想在中國投資”、中國企業資金也外逃 人民幣失去核心支撐

文 / 夏洛特 來源:第三方供稿

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上季度,外國直接投資(FDI)的溫和下降趨勢被急劇下降所取代,流入中國的資金跌至25年前有記錄以來的最低水平,這增加了長期趨勢正在轉變的可能性。

企業領導人和他們的顧問說,這種轉變正在發生,投資決策背後的政治擔憂是長期的,這使得人民幣面臨來自長期以來最堅定支持者之一的壓力。

“從曆史上看,外國直接投資並不是影響匯率的巨大因素,因為通常每年都有500億至1000億美元的順差,”榮鼎咨詢中國市場研究主管Logan Wright表示。“但當赤字出現時,就像現在這樣……這是一個相當大的調整。”

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SAFE)上周公布的數據顯示,第二季度外國直接投資流入放緩至不足49億美元,而中國企業的海外投資使淨直接投資赤字達到創紀錄的341億美元。

投資者和分析人士說,企業對中國和西方之間的競爭和政治摩擦的方向感到緊張,這已經導致了貿易和投資限制以及外交冷淡。

消息人士告訴路透社,拜登政府可能會在未來幾周對中國采取新的對外投資限制措施。日本、美國和歐洲已經限制向中國公司出售高科技芯片制造工具,而中國則通過限制原材料出口進行反擊。

拋開外交緊張局勢不提,中國三年嚴格的“動態清零”隔離和封鎖政策已經削弱了商業信心,這種政策擾亂了制造業和供應鏈。

中國對一些行業的監管打擊以及對美國咨詢公司的突擊檢查也令人不安,導致企業擔心下一次打擊會在何時何地發生。

我沒有一個客戶想在中國投資。沒有一個客戶,”專攻國際商業交易和制造業結構的布赫特律師事務所(Buchalter)股東John Ramig表示。

他說:“每個人都在尋求出售他們在中國的業務,或者如果他們在中國采購產品,他們正在尋找另一個地方來做。”“這與五年前的情況截然不同。”

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的分析師表示,綠地投資流入新的生產能力,可能最能體現前瞻性的情緒,並且多年來一直在下滑,從2010年至2011年的每年約1000億美元驟降至2022年的180億美元。

重大決策

中國FDI的下滑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為長期以來,它一直被視為全球貿易的一個理所當然的事實,而它的瓦解預示着更深層次的轉變。

與來自投資者的多變的投資組合流動不同,企業的支出往往更具粘性和穩定性,這意味着一旦支出破裂,可能會產生經濟後果。

匯率壓力已經開始顯現。

根據外管局的最新數據,今年中國各銀行用於對外直接投資的美元購買量一直超過用於外商境內投資的人民幣購買量,導致連續六個月出現資金外流。

中國商務部的數據也反映了這一趨勢。數據顯示,今年前五個月,實際使用的外國直接投資下降了5.6%,為三年來的最大降幅。

今年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下跌了約4%,而且只有在中國央行引導其交易區間脫離低點、國有銀行一直在現貨市場買入的情況下,人民幣才獲得支撐。

當然,投資流動經常波動,許多公司並沒有完全離開中國,或者根本沒有離開。

Daniel Seeff的襪子制造企業Foot Cardigan受到關稅和新冠疫情物流障礙的打擊,他曾考慮將生產從長江三角洲的海寧轉移到秘魯,但由於在質量和價格上無法與他在中國的工廠相匹配,他打消了這一念頭。

“就目前而言,我認為中國對我們來說還沒有失去這種優勢,”他說。法國巴黎資產管理公司(BNP Paribas Asset Management)駐香港高級投資策略師Chi Lo說,這種資金流動只是人民幣走向的一部分,它可以保持強勢。

不過,數據顯示,有足夠多的公司正在決定退出或避免在中國增加產能,這將為未來幾年的資本流動定下基調。

“政治氛圍正在激勵西方企業離開中國……因為進入中國的好處並沒有超過風險,”Baker Donelson律師事務所全球貿易律師Lee Smith表示。

“我們的很多客戶都對中國是他們的唯一供應國感到擔憂。”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