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亚洲工厂越来越难找到工人,美国人习惯的廉价商品时代正在消亡

2023/08/09 05:47来源:第三方供稿

华尔街日报报道说,亚洲的年轻人,拥有更高的教育和对社交媒体的热爱,不再满足于在工厂里度过一生。这种趋势对于那些依赖廉价劳动力的全球制造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价格正在上涨,全球供应链正在调整,而亚洲工厂也在寻找新方法来吸引和保留工人。

Photo byPhong PhạmonUnsplash

工作场所有落地窗、供应抹茶的咖啡厅以及免费的瑜伽和舞蹈课程。每个月,员工们都会参加团队建设活动,喝啤酒、开卡丁车、打保龄球。

这不是谷歌,这是越南的一家制衣厂。

亚洲是世界工厂的所在地,也是美国许多商品的来源地,但亚洲却遇到了一个大问题:年轻人基本上都不愿意在工厂工作。

这就是为什么制衣厂正努力使生产车间更具吸引力,也是为什么依赖这个地区廉价劳动力生产低价消费品的西方公司可能遇到麻烦。

过去三十年,全球化制造模式为世界各地消费者提供了大量物美价廉的商品。现在,习惯了廉价时装和平板电视的美国人可能很快就要面对更高的价格。

位于胡志明市的越南服装厂UnAvailable 的联合创始人、英国人保罗·诺里斯说:"这个星球上已经没有任何地方能够提供你想要的东西了。人们必须改变消费习惯,品牌也是如此。"

诺里斯说,20 多岁的工人是服装业的传统劳动力,经常从公司的培训项目中退出。留下来的人往往只工作几年。

诺里斯希望,让工作场所酷一点可能会有帮助。

"每个人都想成为 Instagram 达人、摄影师、造型师,或在咖啡店工作,"他说。

为应对危机,亚洲工厂不得不提高工资,并采取有时代价高昂的策略来留住工人,从改善食堂伙食到为工人子女建立幼儿园。

玩具和游戏制造商孩之宝(Hasbro)今年表示,越南和中国的劳动力短缺推高了成本。在亚洲拥有大型生产基地的芭比娃娃制造商美泰(Mattel),也在努力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的问题。两家公司都提高了产品价格。

耐克公司的大部分鞋类产品在亚洲生产,公司在6月份表示,由于劳动力成本增加,产品成本上升。

总部设在伦敦的经济学家、《人口大反转》一书的合著者马诺吉·普拉丹说:"对美国消费者来说,他们已经习惯了商品价格稳定在他们可支配收入的一小部分,我认为这事不太可能持续。"

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中国和亚洲其他制造业中心融入全球经济,把贫穷的农民国家变成了制造业强国。冰箱和沙发等耐用品变得越来越便宜。

现在,这些制造业国家正面临一个代际问题。年轻的工人比他们的父辈受过更好的教育,是Instagram、TikTok和其他社交媒体的老手,他们决定自己的工作生活不应该圈在工厂的围墙里。

人口结构的变化也是原因之一。亚洲年轻人的生育率低于父辈,而且生育年龄较晚,这意味着他们在 20 多岁时获得稳定收入的压力较小。服务业的发展为他们提供了更轻松的工作选择,如商场店员和酒店接待员。

这个问题在中国非常严重,6 月份中国城市青年失业率达到 21%,尽管工厂出现了劳动力短缺。跨国公司纷纷将生产从中国转移到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和印度等国。

这些国家的工厂主表示,他们也在努力争取年轻人加入。

根据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的数据,自2011年以来,越南工厂的工资增长了一倍多,达到每月320美元,是美国增长速度的三倍。在中国,从2012年到2021年,工厂工资上涨了122%,这是联合国提供的最新数据。

今年早些时候,25 岁的越南高中毕业生阮英俊(音)辞去了河内郊区一家汽车零部件工厂的技工工作,转而在当地类似Uber的公司Grab做摩托车司机。他为乘客提供摆渡服务,时薪比在工厂挣得还低,但他说这样的改变是值得的,因为他现在是自己的老板了。

"我的上司经常说一些很不中听的话,这让我很有压力,"阮在谈到他在工厂的三年时说。

他说,只有以前每月 400 美元的工资翻一番,工厂的工作才会再次吸引他。

过去,制造商可能只是搬到价格较低的地方。但如今这并不容易。非洲和南亚一些国家拥有大量劳动力,但许多国家政局不稳,或缺乏良好的基础设施和训练有素的劳动力。

当服装品牌向缅甸和埃塞俄比亚扩张时,却发现因动乱和内战而中断了业务。孟加拉国一直是生产服装的可靠基地,但限制性贸易政策和港口堵塞使其无法生产更多的服装。

印度人口众多,寻求替代中国的企业正在那里扩张。但即使在印度,工厂经理们也开始抱怨难以留住年轻工人。许多年轻人更喜欢由国家福利计划支持的农场生活,或者选择在城市打工,而不是住在工业中心的工厂宿舍里。

受过培训的工程师离开工厂,转而从事 IT 工作。

亚洲的工厂主们正在努力提高工作的吸引力,包括补贴幼儿园和资助技术培训项目。一些人正在将工厂迁往农村地区,那里的人们更愿意从事体力劳动,但这使他们远离港口和供应商,不得不适应农村生活,包括工人在收获季节缺勤。

陈湘是一家家具制造商的台湾老板,产品主要销往劳氏等美国零售商。四年前,她决定将工厂迁出中国南部,希望在越南更容易招到工人。她最初考虑过胡志明市附近的工业区,但她听到了关于工人流失率高和工资飙升的噩梦般的故事。

于是,她把工厂设在了越南北部的农村地区。她说车间工人一般都在四五十岁,有些人还不太识字,这就需要用口头和视觉演示来解释工作任务,但员工队伍更加稳定。

她非常珍惜那些识字的年轻员工,让他们参与决策,在美国买家来访时邀请他们见面,并与他们分享公司桌椅在美国商店的照片。

她说,她的公司 Acacia Woodcraft Vietnam 已经实现了部分自动化,但许多工作仍然需要手工制作。

二十年前的劳工状况与现在大不相同,那时找工人就像打开工厂大门,看着自行车川流不息一样简单。

2001 年,耐克公司报告称工厂 80% 以上的工人在亚洲,典型的工人年龄为 22 岁,单身,在农场长大。如今,耐克在中国的工人平均年龄为 40 岁,在越南为 31 岁,部分原因是亚洲国家正在迅速老龄化。

越南 Maxport 有限公司成立于 1995 年,是耐克的一家供应商,正在费老劲的争夺工人。现在,阳光可以透过窗户照射到车间,厂区还种植了成千上万棵花草树木。公司加强了对年轻工人的培训,使他们能够晋升为主管。

尽管如此,公司吸引年轻人还是很难。高级经理人Do Thi Thuy Huong 说,公司终止了一项针对高中毕业生的培训计划,部分原因是他们毕业后接受工作的人数太少。大约 90% 的 Maxport 员工年龄在 30 岁或以上。

总部位于康涅狄格州斯坦福德的家具制造商 Lovesac 表示,在中国的员工队伍正在老化,越来越难找到年轻员工来填补空缺。

公司首席执行官肖恩·尼尔森说,在中国和越南等地,拥有智能手机并融入全球文化的年轻人,对工厂工作不太感兴趣。他说:"一旦他们能看到卡戴珊,他们就不想再做这样的工作了。他们更愿意在商店里工作。"

今年晚些时候,公司打算在北卡罗来纳州的一家自动化工厂开始生产座椅。

当亚洲工厂实现自动化后,许多工厂很难找到能够操作先进机器的工人。经理们说,没有足够的年轻人有兴趣学习机械工程,即使有,也会跳槽到其他行业。

印度不锈钢制造商,金达尔不锈钢公司(Jindal Stainless)总经理阿比乌代·金达尔说,"Z一代 "工人被IT行业所吸引,他们中的大多数人 "即使被招聘从事技术工作,也会想去办公室工作"。

泰国一家招聘公司JacksonGrant的总经理理查德·杰克逊说,工厂 "要么为他们想要的技能多付一点钱,要么在他们需要的能力上妥协"。

在半导体和电子产品中心马来西亚,工厂正在取消年轻工人讨厌的制服要求,并重新设计工厂设施。

代表生产商的马来西亚雇主联合会主席侯斯曼说:"我们正试图让我们的工厂变得更性感一些,打开隔板,采用更多的玻璃结构,增加光线,播放一些动听的音乐,营造一种苹果公司的环境。"

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年轻人本来可以在工厂工作,但他们在发达地区找到了照顾老年人的工作,并填补了这些国家老龄化劳动力的缺口。

印度尼西亚 29 岁的苏西·苏桑蒂说,她高中毕业后曾在一家电子厂工作,她讨厌经理给她施加压力,要求她加快工作速度。她的第二份工作是制鞋,于是她告诉母亲,她必须做点别的事情。

为期 6 个月的培训课程让她学会了基本的普通话,她开始在台湾照顾一对老年夫妇。她说工资是在家乡工厂的三倍,而且也不那么累。她说:"当我照顾的人过得很好时,我就能放松下来。"

编辑:夏洛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