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政經>正文

中國經濟“正處於關鍵時刻”!中國政府面臨抵禦長期通縮壓力的艱巨任務 以避免重蹈日本覆轍

文 / TIER 來源:FX168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香港《南華早報》周四(8月10日)最新撰文稱,中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兩年多來首次出現同比下降,這給北京方面帶來了一項艱巨的任務,即抵禦長期通縮壓力,檢驗自己的工具箱,以避免重蹈日本所謂“失去的十年”的覆轍。

中國7月CPI同比下滑0.3%,此前中國公布了一系列令人失望的經濟數據。北京方面已經在平衡低迷的國內需求,並緩解金融業和地方政府債務的風險。

食品價格同比下降1.7%,是整體通脹率自2021年初以來首次下降的主要原因,而服務價格上升1.2%,至17個月來的最高水平,表明重啟後的經濟複蘇並不均衡。

中國7月份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同比下滑4.4%,為連續第10個月下降。PPI反映工廠向批發商收取的產品價格。

(圖片來源:《南華早報》)

不過,中國國家統計局周三表示,中國7月PPI降幅小於6月份5.4%的降幅。

中國政府一再否認已進入通貨緊縮時期。嚴格來說,通貨緊縮需要CPI連續3個月下降。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的分析師也表示,他們“對中國正滑入長期通貨緊縮持懷疑態度”。

但經濟學家警告稱,持續的低通脹將進一步阻礙或推遲投資或消費,而投資或消費是重振增長動能所急需的。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學教授趙錫軍表示:“我們目前正處於關鍵時刻,如果我們處理不當,它可能演變成一個長期問題。我們需要保持警惕,同時謹慎對待這個問題,我們必須盡一切努力解決這個問題。”

20世紀90年代初至21世紀初,日本經曆長期的經濟停滯,主要表現為通貨緊縮、消費支出疲軟以及經濟增長乏力。但趙錫軍補充道,中國將能夠通過及時的政策支持來限制其低通脹時期的程度,以促進經濟增長並抵消通縮壓力。

經濟學人智庫(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經濟學家徐天辰也表示,中國必須采取更積極的政策來應對,以防止“失去的十年”,包括中央政府增加支出、調整信貸體系和努力激勵企業家。

中國7月整體CPI環比上升0.2%,此前6月份為下降0.2%。分析師表示,盡管同比下滑,但由於夏季消費熱潮,旅遊、娛樂和酒店收入均處於高位,CPI環比變化有所改善。

扣除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上升0.5%,漲幅反彈至今年迄今的最高水平;而服務業指數環比上漲0.8%,高於6月份0.1%的漲幅。

(圖片來源:《南華早報》)

凱投宏觀的分析師們補充稱:“重新開放後,服務業通脹沒有出現更明顯的反彈,這突顯出國內複蘇是多麼的低迷。”

中國官員們表示,去年高基數的影響將消退,預計8月將開始反彈,使CPI在年底升至接近1%的水平,但仍遠低於中國政府為2023年設定的“3%左右”的目標。

凱投宏觀表示:“我們認為,隨着政策支持導致經濟增長略微加速,未來幾個月(通脹)可能會有所上升。”

徐天辰表示,自2022年年中以來,增加下行壓力的去庫存進程可能會在年底前逐漸消失。徐天辰說:“隨着這兩個驅動因素的逆轉,PPI可能正在觸底反彈:第四季去庫存將讓位於補充庫存,而大宗商品價格在一些供應方面的變化後保持堅挺。”

徐天辰認為,中國最糟糕的時期可能已經過去,但仍可能面臨長期的低通脹,這需要政府的支持來刺激私營部門。

他補充道:“這是一系列因素的結果,包括去杠杆化對需求的拖累,規模龐大且不斷增長的制造業有能力吸收任何價格衝擊,以及將限制工資增長的勞動力供應過剩。當勞動力供應趨緊時,更高的通脹可能會卷土重來。房地產開發商和一些地方政府的去杠杆化,正通過降低需求對房價施加下行壓力。”

分析人士還認為,改革和更多的政策支持是必要的,包括增加公共支出、降息和減稅,以及建立一個更全面的社會保障網來促進消費。

中國人民大學的趙錫軍教授補充說,中國應該將重點轉向刺激更高層次的需求,如就業、醫療、教育和綜合福利,而擴大需求需要消除社會的許多擔憂。

他說:“例如,人們尋求更高質量的服務,以獲得更有保障的退休生活,但目前在老年人護理、醫療保健、休閑和心理健康方面缺乏令人滿意的設施。甚至連一個合適的療養院都沒有。中國北方大洪水引發的眾多問題凸顯水利基礎設施和山區居民生計安全的不足。”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