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由於押注全球央行的緊縮周期即將結束,外國投資者上個月加大了對馬來西亞資產的購買力度,以尋求利差回報。根據彭博社匯編的數據,他們總共購買了約 20 億美元的馬來西亞股票和債券,這是自 2017 年 5 月以來最多的一次。總流入的 80% 以上流入了大馬的企業和主權債務。
新加坡馬來亞銀行證券私人有限公司固定收益研究主管 Winson Phoon 表示,由於美元對衝收益率仍然具有吸引力,且套利環境有利,債券流動可能集中在短期票據。
他說:“在短期內采取僅具有輕微久期風險的倉位,進行外匯套期保值,並且美聯儲利率接近峰值,這在產生利差並從風險回報角度來看更有吸引力。”
(來源:馬來西亞證券交易所、馬來西亞央行、彭博社)
資金流入發生在今年上半年經曆了艱難時期之後,由於市場友好的改革步伐較慢和中國需求疲軟,馬來西亞的股票和貨幣跌至該地區績效排名的末尾。
這些資金流入已經幫助扭轉了局勢,馬幣現在是過去一個月表現最佳的貨幣,與此同時,股市在同一時期上漲了超過5%。
新加坡景順資產管理公司亞太區全球市場策略師 David Chao 表示:“投資者目前正在抄底。”
“馬來西亞股市的估值仍然低廉,並且對外部風險的防禦能力相對較強。 綜指的估值已經處於區間的下限。”
預計馬來西亞國家銀行今年將維持利率不變,這可能有助於推動更多資金流入,因為人們預計該國債務回報將得到維持。與巴西、智利和匈牙利等已開始降息的其他新興市場經濟體形成鮮明對比。
根據彭博社匯編的數據,外國投資者繼 7 月份購買了 3.13 億美元的股票後,截至 8 月 9 日,本月外國投資者淨購買了價值約 3100 萬美元的馬來西亞股票。
盡管如此,由於中國經濟困境蔓延至該地區以及美元重新走強的風險,流入馬來西亞的強勁資金流入或不會持續。
大華銀行經濟學家 Loke Siew Ting 表示:“中國經濟複蘇慢於預期,加上發達市場長期實行限制性貨幣政策,這表明 2023 年下半年及以後的全球增長前景將更具挑戰性,這意味着未來的風險情緒將更加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