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的麥考林雜誌,報道了隨着氣候變化,未來加拿大將面臨什麼樣的麻煩,還報道了科學家們關於加拿大如何能夠度過難關的想法。
Contains modified Copernicus Sentinel data 2023, CC BY 2.0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2.0>, via Wikimedia Commons
阿梅爾·卡斯特蘭的工作就是全天候了解天氣情況。
作為加拿大環境和氣候變化部不列顛哥倫比亞省(BC)和育空地區的備災氣象學家,他時刻關注着極端天氣:亞熱帶氣旋、北極冷鋒、洪水、熱浪和火災天氣。
2021年6月中旬,當查看天氣模型時,他感到心跳到了嗓子眼,那道令人頭皮發麻的高壓脊正向不列顛哥倫比亞省襲來,其威力如此之大。
高壓脊是大氣環流中的一個區域,其中的氣壓相對於周圍地區是較高的。在高壓脊內,空氣下沉並且相對穩定,通常與晴朗的天氣和較低的濕度有關。氣象學上,高壓脊通常用等壓線或等位面圖來表示,這些線或面表示氣壓或位勢高度在空間上的分布。由於高壓脊內的氣流模式,它們通常會抑制降水活動並導致天氣晴朗。然而,如果高壓脊過於持久或過於強烈,它們也可能導致幹旱或熱浪。
他立刻意識到這將使大片地區籠罩在要命的高溫之下。
模型預測的溫度遠遠超出了正常範圍,卡斯特蘭電腦上的地圖界面顯示出了新的顏色,在他只見過的深紅色的強度光譜上顯示出了綠色和白色。幾天之內,歐洲、美國和日本的天氣模型達成了共識:一個破紀錄的高壓鍋將很快籠罩北美西部。
通常,氣象地圖有一個固定的顏色範圍來表示溫度或其他氣象變量,例如,藍色通常代表較冷的溫度,而紅色代表較熱的溫度。在這個特定的情境中,模型預測出的溫度如此之高,以至於它超出了地圖界面原有的顏色編碼範圍。這種極端情況迫使地圖界面使用一組全新的顏色(灰色和白色)來表示這些異常高的溫度。
卡斯特蘭說:"我們知道記錄將會被打破。"
但這並不能說明即將發生什麼。溫度記錄的打破通常以十分之一度為單位,就像 100 米短跑的速度記錄一樣。當月,席卷BC省的高溫穹頂,使一些記錄黯然失色,超過了 5 度,使氣溫比季節平均值高出 25 度。
在整個地區,道路塌陷,車窗破裂,電線融化。針葉樹的翡翠色邊緣一夜之間變成褐色,就像被火焰灼燒過一樣。整片櫻桃園被毀,果實燜爛在樹上。超過 65 萬頭農場動物死於熱應激。數十萬只蜜蜂死亡,它們的器官在體外爆炸。數以億計的海岸生物,尤其是貝類,被烤死,海灘上到處是空殼,腥臭味持續數周不散。
鳥類和昆蟲鴉雀無聲,令人不安。此時,天空陰霾但晴朗,空氣異常靜謐,沒有一絲雲彩。氣壓太高,雲都消散了。
然後,野火來了。
連續三天,利頓村的氣溫比撒哈拉沙漠或死亡谷的氣溫還要高,每天都在刷新加拿大的氣溫記錄,最高氣溫達到了 49.6 度。第四天,村莊被燒為平地。
火災發生當天,BC省野火服務局的火災氣象指數(通常最高為 30 左右)達到了 132。在隨後的幾天里,兩場大火上空形成了煙霧雷雲,一個晚上就產生了 121,000 次雷擊,點燃了更多的大火。
一些社區的空氣汙染水平達到安全限值的 40 多倍。那一周,BC省的救護車出動次數創下曆史之最。
凱爾·梅里特是尼爾森庫特尼湖醫院的急診醫生,他發現了一系列連帶的健康影響:首先當然是熱衰竭,但也有急性心理危機,包括自殺傾向和恐慌發作。
連續這麼多天呼吸有毒的空氣,讓人的情緒極不穩定。在一位中暑患者的病曆上,他寫下了 "氣候變化 "這一根本原因。據他所知,這是世界首例。
還有一些人出現了呼吸道問題,即使在大火減弱之後,這些問題也從未消失過。總之,高溫穹頂直接導致 600 多名不列顛哥倫比亞人死亡,成為加拿大曆史上最致命的天氣事件。
此後數月,老年人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
6 月底,天氣逐漸炎熱起來,卡斯特蘭每天都要在維多利亞家中的辦公室接受數十家媒體的采訪,而他的辦公室並不在他家最熱的地方。他在接受《紐約時報》和路透社采訪的間隙補充水分。
晚上,他在自家後院搭起帳篷,讓三個年幼孩子的身體降溫。當維多利亞創下 39.8 度的最高紀錄時,他盡量不去想這對他的孩子們將要繼承的未來意味着什麼。
卡斯特蘭說:"這樣的變化給人一種世界末日的感覺。就像目睹日蝕一樣。有一種非常奇怪的感覺,白天突然變黑,鳥兒安靜下來,一切都很奇怪。就像這樣,持續多天。就像太陽突然變大了一樣。"
熱穹出現後不久,一個國際氣候科學家小組就利用計算機建模來估算,在一個從未發生過人為造成變暖的假想地球上,熱穹出現的可能性有多大。
他們發現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從這個意義上說,熱穹是未來世界的前兆,其影響既直接又持久。
自 1850 年以來,世界平均溫度僅上升了約 1.2 度,我們現在正急速升溫至 1.5 度,並有可能在 2030 年代中期跨過這一門檻。即使碳排放量如預測的那樣很快達到峰值,到本世紀中葉,我們也可能會升溫兩度,除非在達到峰值後迅速減少碳排放量。
斯坦福大學科學家最近的一項研究利用機器學習分析氣候模型,預測即使排放量迅速下降,到本世紀中葉也會升溫兩度。
換句話說,更多的熱圓頂將不可避免,更多的極端事件和災難也將不可避免,而這些在過去都是不可想象的。當氣溫上升到兩度時,加拿大的 "大白北(意指冰天雪地) "將看起來像 "大濕北",因為降水量會增加,冬季的邊緣會變得模糊。
夏季為草原城市供水的河流流量將減少。降雨、高溫和冰雹將達到聖經里描繪的災難規模,而這一切都不能歸咎於上帝。野火將燒得更旺、更大、更久,毒害數百萬人的空氣,並有可能加速加拿大北方廣袤森林的衰退,而氣溫升高已使這些森林不堪重負。
這些災難又將導致繁榮、生產力、福祉、社會凝聚力和身體健康的下降。就連未出生的嬰兒也難逃厄運:例如,胎兒暴露在野火煙霧中,將給嬰兒的健康留下不可磨滅的終生印記。
以下是加拿大在一個升溫兩度的世界中的寫照。這並不是如果世界不能減少排放,我們的國家將會是什麼樣子,這就是我們的未來,即使我們做到了。
本報告中的所有內容均來自同行評審的科學研究,以及與數十位氣候科學、政治學、曆史、健康和經濟學專家的對話。有些具體細節可能還不太清楚,但可以預知的基本情況是清晰而令人警醒的。
現在加拿大人面臨的問題是雙重的:如何在我們已經創造的未來中生活,以及如何確保它不會變得更糟。
不列顛哥倫比亞省
Pierre Markuse from Hamm, Germany, CC BY 2.0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2.0>, via Wikimedia Commons
2021: 2021 年 7 月,一場野火摧毀了BC省的利頓。在此之前,BC省出現了破紀錄的高溫穹頂,造成 600 多人死亡,這也是加拿大曆史上最致命的天氣事件。。
2060: 更多的熱穹將引發更多的野火,將燒得更熱、更大、更久,導致繁榮、社會凝聚力和身體健康下降。
炎熱將籠罩整個國家,冰雪將消融
首先,天氣會變得越來越熱。
自 19 世紀人類開始以工業規模燃燒化石燃料以來,地球已經升溫 1.2 度,而加拿大的升溫速度是這個數字的兩倍,北極地區的升溫速度是四倍。
部分原因是,冬季的冰雪就像一個巨大到國家大小的太陽反射器,將太陽的熱量反彈出大氣層。隨着冬季越來越短,氣溫越來越高,冰雪覆蓋面積縮小,陸地變得更暗,吸收的熱量也更多。
地球溫度升高兩度,意味着加拿大平均溫度至少升高四度。這在一個冬天會讓你的睫毛瞬間凍結的國家聽起來可能並不那麼糟糕。但我們並不是簡單地提高全國恒溫器的溫度。威爾弗里德-勞里埃大學的地理學家和環境科學家羅伯特·麥克利曼說:"炎熱幹燥的夏天聽起來很美好。在加拿大,這意味着森林火災,意味着農作物歉收,意味着城市幹旱。"
到 2070 年代,加拿大人將生活在一個與我們國家所處氣候截然不同的環境中。全國各地的城市將開始出現 "氣候背離 "現象:這是一個具有象征意義的標誌,過了這個標誌,氣候就會完全脫離曆史常態。
今後,即使是最冷的一年,也會比過去最熱的一年更熱。夏威夷大學的研究人員於 2013 年提出了 "氣候偏離 "的概念,他們利用計算機模型對 39 種不同的地球未來進行了預測。在本世紀中葉升溫約兩度的情況下,蒙特利爾估計將在2072年、多倫多在2074年、溫哥華在2083年達到其轉折點。
當然,氣候變暖並不是一個開關。
早在這些轉折點之前,太平洋和落基山脈之間的BC省山谷、大草原南部、安大略省從伊利湖到聖勞倫斯河谷以及魁北克省,都將出現前所未有的高溫區。
蒙特利爾居民平均每年將經曆超過30度的天氣有37天,較今天的13天有所增加。多倫多居民將達到39天,比現在的12天多,而卡爾加里居民將有20天,比現在的5天多。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內陸和安大略省深南部每年將有超過50天的溫度超過30度——更接近於今天的馬里蘭州和密蘇里州。但這還不是最糟糕的:隨着平均溫度的上升,極端情況也會增加,而最危險的將是那些異常高溫事件。
天氣越熱,我們的心髒跳動得越厲害,血液循環就越困難,從而導致更多的中風和心髒病發作。最終,人體將失去通過排汗來降溫的能力,大腦、心髒、腎髒和其他器官將受到永久性損傷。我們需要擔心的不僅僅是炎熱的白天,還有夜間缺乏喘息的機會。
夜間氣溫比白天上升得更快,導致更多的 "熱帶之夜",在這些夜晚,氣溫保持在 20 度以上。2018 年魁北克的熱浪奪走了 86 條生命,在那場熱浪中,夜間最低氣溫持續一周保持在 20 度以上。到本世紀中葉,蒙特利爾這樣的夜晚,將從每年屈指可數的幾個增加到大約三個星期,多倫多將增加到將近一整個月。
氣溫升高會降低勞動生產率,削弱認知能力,助長攻擊行為、情緒障礙和犯罪。
包括胰島素和阿司匹林在內的一些藥物的藥效將減弱,而其他藥物的副作用可能變得更加危險。在最嚴重的熱浪中,飛機將停飛,因為機翼無法在更薄、更熱的空氣中產生升力。
停電也將變得更加普遍,因為氣溫升高會降低輸電線路的容量,而此時正是交流電需求的高峰期。
我們的身體和我們所建立的社會,都是在狹窄而穩定的溫度範圍內進化成長的。隨着氣溫進一步偏離這一舒適區域,我們所依賴的每一個系統,從循環系統到供應鏈的運輸網絡都將受到威脅。
隨着夏季變得更加炎熱,我們所熟知的冬季也將開始完全消失。
達蒙·馬修斯是康考迪亞大學的氣候科學家,也是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最新報告的審核編輯。雖然高溫將是對我們福祉的最大威脅,但他認為冬季的減少對加拿大民族自我認同的衝擊最大。
他說:"冬天將被重新定義。"
後院冰球遊戲和池塘冰球將逐漸淡出人們的記憶。在安大略省南部的大部分地區,到本世紀中葉,用水在公園里澆出來的溜冰場,可能再也見不到了,加拿大體育文化和童年的主要內容將被抹去。這種未來已經開始形成;去年冬天,渥太華 7.8 公里長的里多運河滑冰道(Rideau Canal Skateway)有史以來第一次沒有開放。
滑雪季節將會縮短,白色聖誕節也將更加罕見。
2005 年,澳大利亞哲學家格倫·阿爾布雷希特首次創造了 "孤獨的鄉愁"一詞,用來形容仍在家中時的思鄉之情。當你的家鄉環境在你眼前發生變化時,這種失落和憂鬱的感覺就會油然而生。隨着全球氣候變暖,越來越多的加拿大人將面臨深刻的情感和心理困擾。
阿爾伯塔
NOAA Photo Library, 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ons
2023: 今年七月,阿爾伯塔省曆史上最強的龍卷風之一在迪茲伯里鎮和卡爾斯特鎮之間刮起。
2060: 加拿大氣候研究所(Canadian Climate Institute)預測,阿爾伯塔省將受到氣候變化導致的極端天氣的嚴重影響,包括龍卷風、暴雨和冰雹、幹旱、洪水和火災。
更熱、更難控制的大火將無限期燃燒
2017 年夏天,加拿大西部的野火熊熊燃燒,形成了自己的天氣:巨大的火燒雲,可以催生冰雹、閃電甚至龍卷風。這種風暴以前也曾出現過,通常是在火山爆發之後,但 8 月份在特大火災中爆發的三場風暴所產生的煙囪煙霧,升入平流層的高度超過了 13 公里,比以前任何野火產生的煙囪煙霧都要高。
這些濃煙如此強烈,以至於科學家通過對其的研究,了解核武器襲擊後可能出現的火風暴。後來的分析發現,那一年的火災面積超過 12000 平方公里,是在氣候變化因素之外發生火災時的 7 到 11 倍。
這是阿省曆史上最嚴重的火災季節。在BC省、西北地區、阿爾伯塔省、安大略省、魁北克省和新斯科舍省,截至本文撰寫之時,大火已經燒毀了超過 10 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這相當於韓國的面積。
幾十年內,2023 年的夏天可能更像一個正常的夏天,而不是一個異常。去年,加拿大林業局和阿爾伯塔大學的科學家預計,到 2050 年,加拿大每年的燒焦土地面積將增加一倍以上,到本世紀末將增加四倍。
增幅最大的地區不僅包括已經遭受重創的加拿大西部,還包括安大略省北部和魁北克省的大片地區。
而這些火災將與我們以前習慣的火災有本質區別,更猛烈、更難控制。
火積雲可以將雷電擊中主燃燒區數十公里以外的地方,引發更多的火災。到今年 7 月,加拿大野火引發了近 100 場火燒雲,比之前的記錄翻了一番,並引發了更多大火。更大、更熱的大火也會產生更多的餘燼,這些餘燼被高高地拋起,飄向很遠的地方。
這些自我維持的特性可以讓大火無限期地燃燒下去,直到涼爽的天氣和降雨使它們得到緩和。更炎熱的氣候會帶來更密集的降雨,但中間的幹燥期會更長,從而使有利於火災的條件持續更長的時間。
今年的情況又一次預示了這一點,魁北克北部的大火燃燒了數月之久,不時向南部城市噴出大量濃煙。這將給加拿大人的福祉造成難以理解的損失。據與加拿大衛生部和其他聯邦部門合作的科學家對野火季節進行的一項研究估計,僅在 2017 年,就有多達 240 人因短期接觸煙霧而死亡,從長遠來看,多達 2,500 人因火災事件而過早死亡。
據估計,在BC省受當年野火影響最嚴重的部分地區,煙霧會使人們的平均預期壽命縮短整整一年。
野火煙霧是有毒的,由氣體、碳氫化合物和微小煙塵顆粒組成的 "巫師釀造",可深入肺部並進入血液。研究表明,煙霧暴露與更高的癌症風險、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統問題相關。
但是,最令人不安的影響,可能是對我們當中最年輕的人造成的終生傷害。
斯坦福大學 2019 年的研究發現,暴露在加利福尼亞野火煙霧中的兒童,其免疫系統功能的一個重要基因的表達發生了變化。在三年前澳大利亞的黑色夏季叢林火災期間,婦女分娩時胎盤變黑、染病。
在加拿大,公共衛生科學家後來對BC省 2017 年野火季節期間的約 3 萬名子宮內兒童進行了研究。這些兒童的母親生活在煙霧暴露最嚴重的地區,他們出生時可能更小、更早產,也更容易生病,患咳嗽、喉炎和支氣管炎的比例高於其他兒童。
我們常說氣候變化是未來的威脅,當我們的孩子長大成人後,就會收到這樣的賬單。但是,對於越來越多的孩子來說,氣候變化的破壞性影響,已經在他們成長中脆弱的身體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紐芬蘭
US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ons
2022:2022 年,颶風菲奧娜造成的損失超過 8 億加元。
2060: 更炎熱的北大西洋將在未來幾十年內引發更強烈、更頻繁的颶風。
加拿大的地理環境將發生不可逆轉的變化
努南加特,是加拿大因紐特人的故鄉。廣袤的北部地區,占加拿大陸地面積的三分之一以上。在這里,海岸外形成的海冰是陸地本身的延伸:用於狩獵、社區間旅行和進入傳統營地的重要基礎設施。
與冰的關系以及冰帶來的旅行自由,是因紐特人文化的決定性組成部分。世代相傳的如何在冰上安全航行的知識也是如此。隨着冰層的萎縮和變薄,在整個因紐特人努南加特區,冰層已經平均減少了約 40%,冰層變得不安全。
世世代代使用的旅行路線,已經變得危險或無法通行,這使得因紐特人與對整個生活方式至關重要的傳統和經驗脫節。這些條件還帶來了直接的人身危險:經驗豐富的獵人和旅行者曾掉進海冰淹死。
納坦·奧貝德是代表加拿大因紐特人的全國性組織 "因紐特卡納塔米"(Inuit Tapiriit Kanatami)的主席,他的家鄉在拉布拉多北部的納因(Nain)。他特別清楚氣候變暖,如何危及因紐特人與其他生物的關系。
他說:"我從來沒有和我的孩子們一起獵過馴鹿。這與我的成長方式以及我所有祖先的成長方式有着本質區別。"
拉布拉多的馴鹿數量,已從上世紀 90 年代的 80 多萬只減少到現在的約 7000 只,部分原因是冬季變暖導致可供覓食的食物減少。
對奧貝德來說,未來是顯而易見的:"我們將不得不生活在一個與我們的父輩和祖輩完全不同的環境中,並創造出在北極地區成為因紐特人的新方式。這一切都是因為各國無法找到一種更負責任的方式,從而避免對全球環境造成這些巨大的改變"。
幾十年內,全國各地的加拿大人,都將面臨不可避免的地理變化。
到 2060 年,東海岸的海平面將上升半米,到本世紀末將接近一米。西海岸的海平面上升速度較慢,但溫哥華周圍城市化程度較高的海岸線和地勢較低的社區,將需要對堤壩進行大規模升級。海平面上升還將改變,甚至可能摧毀加拿大面向海洋的大片海灘。
歐洲委員會聯合研究中心(European Commission Joint Research Centre)在 2020 年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如果氣溫升高約 2 度,加拿大到 2050 年將失去約 15% 的海灘,到 2100 年將失去超過四分之一的海灘。這相當於 6400 公里的海灘,這些海灘支撐着東西海岸的海濱小鎮和度假熱點。
愛德華王子島遭受的破壞尤為嚴重,這個島的大部分海岸都是沙灘。成千上萬的居民和省內一些頂級旅遊景點都直接毗鄰沙灘。有些地方的海岸可能會後退數百米,導致愛德華王子島國家公園標誌性的紅色砂岩懸崖墜入大海。
隨着北大西洋變暖,颶風將變得更強、更頻繁,從而加劇破壞。
草原省地區將面臨一個相反的問題:由於為這個地區城市和農場提供水源的冰川和積雪不斷減少,導致水資源匱乏。2015 年,研究人員確定,到 2100 年,落基山脈將失去多達 90% 的冰川。
事實證明,這可能過於樂觀了。薩斯喀徹溫大學加拿大水資源與氣候變化研究主席約翰·波默羅伊說,過去幾年的融化速度超過預期,到本世紀末,落基山脈的所有冰川,包括旅遊業賴以繁榮的著名的哥倫比亞冰原很可能都將消失,只剩下一些殘存的冰川。
這意味着數百萬人賴以生存的河流水量將減少,而卡爾加里正是加拿大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卡爾加里一半以上的用水來自弓河,而弓河的水源來自弓冰川。雖然冰川對河流的貢獻不大,在夏末高峰期約為 13%,但卻恰好在每年降雨量低、春季融雪消失的時候到來。幾乎沒有減少的餘地。
冬季變暖也會導致積雪減少,從而減少春季的徑流量。
隨着春季積雪的減少和冰川的完全消失,供水將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降雨,在氣候變暖的情況下,降雨的變化將更加多變,降雨將在暴雨期和幹旱期之間交替出現。
波默羅伊預計,有些年份雨水充沛,其他年份的雨水將根本不夠用。他說:"有些年份,我們必須配給水。而在其他年份,我們也許會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仍能穩定生產糧食的地方之一。"
這些地貌變化將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對動物生命造成巨大影響,包括滅絕。
歐洲和澳大利亞的研究人員去年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在本世紀中葉升溫兩度的情況下,到2060年,每40種陸地動物中就有一種會滅絕;到2100年,加拿大物種滅絕的比例將上升到每16種中就有一種滅絕。
標誌性的加拿大松鴉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隨着鳥類面臨更長、更溫暖的秋季,它們儲存過冬的食物更容易腐爛,從而降低了繁殖能力。
與重大變化相比,有些影響似乎微不足道。更炎熱的夏季將為有毒的藍綠藻創造理想的生長條件,藍綠藻對一些動物和兒童來說是致命的,並與神經系統疾病有初步聯系,藍綠藻將更頻繁地在湖泊、河流和河口蔓延。
同樣,蜱蟲也會更容易在溫暖的冬季存活下來,將萊姆病和各種疾病傳播給數量創紀錄的加拿大人。就連楓糖漿也難逃厄運:依賴於非常特殊的條件,還有可靠的凍融循環的糖楓樹樹液生產的理想棲息地,將開始北移。
其他變化將影響整個國家。
有證據表明,加拿大北方森林,世界上最大的完整生物群落和碳匯(carbon sink,是指通過植樹造林、植被恢複等措施,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從而減少溫室氣體在大氣中濃度的過程、活動或機制)已經開始向北遷移。
北亞利桑那大學的研究人員去年發表了一項廣為人知的研究,分析了 1985 年至 2019 年期間拍攝的衛星圖像。研究結果表明,加拿大北方森林的大部分地區在南部已經 "變褐"(即死亡),而在北部則長滿了綠色的樹木和灌木。如果長期以來被假設為未來氣候變暖結果的這種轉變已經發生,那麼其影響將是深遠的,將改變自然棲息地、動物遷徙和人類居住地。
本世紀以後,因火災和幹旱而衰弱的北方的南部部分地區,可能會被大草原和草地所取代。
曼尼托巴
United States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NASA), 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ons
2023: 森林大火產生的濃煙使哈德遜灣的海冰融化得更快。加拿大的野火已經開始加速冰的融化,這要歸功於一個反饋回路:從大火中飄散的煙塵沉降在冰的表面,使冰的顏色變深,從而導致冰吸收更多的熱量。
2060: 由於為該地區城市和農場提供水源的冰川和積雪不斷減少,草原地區將面臨缺水問題。
成千上萬的人將背井離鄉
到本世紀中葉,世界部分地區將變得過於炎熱、過於混亂,或者根本無法居住。
世界銀行預計,到 2050 年,在本國境內流離失所的人數將達到 1.4 億,這個數字還不包括那些完全逃離家園的人。氣候移民將成為 21 世紀的決定性力量之一,但與某些人的預期相反,加拿大不可能最終站在氣候移民的前線。得益於偏遠的海岸和單一的陸地邊界,我們可能不會看到氣候庇護尋求者大批抵達。
相反,由於突如其來的災害(火災、洪水、風暴)和緩慢的災害(幹旱、海岸侵蝕、海平面上升),將有創紀錄數量的加拿大人背井離鄉。永久性的境內流離失所者將需要政府的照顧、庇護和其他資源,而政府已經在災害的直接影響下不堪重負。目前還沒有研究能準確量化可能會看到多少流離失所者,但當考慮到極端天氣和其他災害將變得越來越普遍時,潛在的規模就顯而易見了。
曆史上,加拿大約有 21,000 平方公里被大火燒毀。根據預測,如果火災面積增加三倍到四倍,那麼本世紀晚些時候的典型年份將更像 2023 年,截至本文撰寫之時,已有超過 15 萬人被迫離開家園。
如果不是火災,那就考慮洪水吧。
據官方估計,到本世紀末,流經大溫哥華地區的菲沙河一旦發大水,將有 30 多萬人流離失所。在愛德華王子島,有 1000 多所房屋位於沿海地帶,預計在未來幾十年內將被侵蝕夷為平地。我們稱這些流離失所者為 "被疏散者",但這淡化了他們流亡的時間。
今年 6 月,大火肆虐哈利法克斯郊區,這是有史以來遭遇的第一場此類災難,超過 16,000 人撤離。大多數人在幾天內返回,但仍有數百人住在臨時住所。
同樣,在 2021 年利頓大火中被燒毀的房屋的重建工作直到今年夏天才開始。曼尼托巴省聖馬丁湖原住民的一些家庭在 2011 年的洪災中流離失所,他們的社區被洪水淹沒,12 年來一直未能返回家園。
這些影響將在人們返回家園後長期存在。
2016 年,一項針對從野火肆虐的阿爾伯塔省麥克默里堡疏散的 3000 名高中生的調查發現,即使在 18 個月後,仍有近一半的學生符合創傷後應激障礙、抑鬱、焦慮或藥物濫用的診斷標準。
2013年,當10萬阿爾伯塔人因特大洪水而撤離時,高河鎮的抗焦慮藥物和助眠藥物處方增加了一倍多。專家呼籲加拿大改革難民接收系統,為世界各地可能在此尋求庇護的人創造新的居住途徑。
歡迎國外難民的壓力和緊迫性可能確實會增加。但到目前為止,最大的壓力將來自國內,因為國內災難的成本正在增加。
魁北克
Anthony Quintano, CC BY 2.0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2.0>, via Wikimedia Commons
2023: 今年六月,來自法國的消防員在魁北克北部撲滅了一場大火。
2060: 隨着火勢越來越大,溫度越來越高,火災將越來越難以控制,像 2023 年這樣創紀錄的年份將越來越常見。
極端天氣將使加拿大每年損失 1000 億加元
不久前,曾有一段時間,一些人認為加拿大將相對輕松地度過氣候變化。更長的生長季節將為農業帶來福音。無冰的西北航道將為農業開辟新的航道和機遇。
隨着我們所面臨的混亂局面日益加劇,這些天真的想法已逐漸消失。
去年,加拿大氣候研究所(Canadian Climate Institute),一個由聯邦政府資助的無黨派研究機構做出了迄今為止最全面的嘗試,量化氣候變化對加拿大經濟的影響。
考慮到健康成本增加、供應鏈問題、農作物產量下降、出口減少等因素,研究所估計,與氣候穩定的世界相比,到2095年,氣候變化的成本將使加拿大全國國內生產總值減少5%以上。這一損失大致相當於大流行病造成的經濟損失,只是每年都會無限期地發生。
到那時,每年應對一場又一場災難的成本,以及對健康、生產力等方面的打擊,加起來每年將達到 1000 億加元。
不需要進行大量的審計,就能看出這筆賬單將如何變得越來越大,而且速度如此之快。2016 年麥克默里堡大火的總成本為 90 億加元;BC省 2021 年的熱穹頂、野火、洪水和山體滑坡的總代價,高達 170 億加元。
去年肆虐加拿大大西洋地區的菲奧娜颶風過後的清理和修複工作:30 億加元。
為保護地勢低窪的奇尼科托地峽(Isthmus of Chignecto)和防止新斯科舍省成為事實上的孤島而升級堤壩的費用:3 億加元。
列治文,包括溫哥華國際機場在內的溫哥華大都會區第四大城市,加高自己的堤壩以防止海平面上升的費用:10 億加元。
這不僅僅是公共財政的損失。據加拿大氣候變化委員會預測,到2060年代,加拿大將比沒有氣候變化的世界少50萬個工作崗位。鐵路和公路在超過其設計參數的高溫下彎曲,將造成交通堵塞。高溫和空氣質量惡化對身體和認知的影響,將降低勞動生產率,並減少經濟中的工人數量(過早死亡將使勞動力減少)。
與此同時,由於氣候災害影響了政府的其他優先事項,稅收也將增加。由於供應鏈中斷導致食品和消費品成本上升,家庭預算已經不堪重負,隨着稅收的增加,家庭預算也將下降。
政府也將被迫投資於能夠更好地抵禦氣候災害的基礎設施。這種情況已經出現: 新斯科舍省電力公司正在斥資數百萬安裝抗災能力更強的電線杆,因為幾年來風暴和颶風的威力越來越大。
在上一次向省政府提出的提高消費者電費的申請中,公司將氣候變化作為一個理由。
在魁北克,魁北克水電公司也在進行長遠規劃。省內的電力幾乎全部由北部的水電大壩生產,並輸送到數百公里外的南部居民中心。在今年夏天破紀錄的野火期間,由於高溫和濃煙導致輸電線路關閉,近 25 萬用戶短暫斷電。
加固基礎設施並非可有可無:未來的熱浪可能引發大火,摧毀重要的輸電和發電基礎設施,正如熱浪引發南方城市對空調的需求一樣。因此,成本將逐年增加。
一個更炎熱的加拿大將是一個更貧窮的加拿大,尤其是在阿爾伯塔省,根據加拿大氣候與環境委員會(CCI)的預測,這個省將是受氣候災害(主要是洪水和火災)影響最嚴重的地區。
隨着全球加速向可再生能源過渡,加拿大的同類國家已經開始減排,並計劃進行更大幅度的減排。39 個轄區已將淨零排放立法寫入法律,其中大多數將 2050 年定為實現碳中和的最後期限。
這些國家已經取得了長足進步:自 1990 年以來,美國的排放量減少了 7%,歐盟減少了 34%。然而,加拿大的排放量卻在同一時期增加了 11%,這主要歸功於加拿大的化石燃料行業。
這帶來的生存經濟風險,遠不止災難清理和更高的保險成本。擱淺化石燃料資產的代價是巨大的,遠遠超過1000億加元。但是,隨着世界向可再生能源發展,需求急劇下降,加倍使用化石燃料的代價會更大。
國際能源機構的報告顯示,每在化石燃料上投資 1 美元,現在就有 1.7 美元用於清潔能源。對太陽能的投資將很快首次超過對石油的投資。全球能源轉型的價值巨大,據估計高達 26 萬億美元。
隨着全球經濟的發展,加拿大的化石燃料資產遲早會面臨擱淺的風險。我們需要一個沒有化石燃料也能生存的國民經濟。對於威爾弗里德·勞里埃大學的羅伯特·麥克利曼來說,我們面臨的選擇很明確:"當世界上其他國家都在駕駛 T 型福特汽車時,加拿大是要跟上時代的步伐,還是要繼續制造馬車?"
安大略省
Sikander Iqbal, CC BY-SA 4.0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4.0>, via Wikimedia Commons
2023: 今年 6 月的一個下午,多倫多的天際線被煙霧籠罩。
2060: 隨着加拿大北方大火越燒越旺,產生的有毒煙霧很可能會成為南部城市夏季生活的常態。
氣候變化將催生政治極端主義
2019 年 2 月,一支由近 200 輛皮卡和牽引車組成的車隊從阿爾伯塔省紅鹿市出發,駛向國會山腳下。車隊在渥太華市中心占據了兩天時間,阻塞交通,高鳴喇叭,舉行集會,支持石油管道,反對聯邦碳稅等措施。
三年後,車隊抵達渥太華,規模更大、聲勢更盛、時間更長,雖然表面上是為了疫苗接種任務,但實際上卻充當了極右翼事業和陰謀的信息中心。與右翼中"去他媽的特魯多"(Fuck Trudeau)的憤怒氛圍相重迭,其主要人物,塔瑪拉·利奇和帕特·金,-都是極右翼親石油活動的長期領導者。
威爾弗萊德·格里夫斯對車隊抗議並不感到驚訝。作為維多利亞大學的政治學家和安全學者,他一直在研究氣候變化、國家安全和社會崩潰之間的聯系。這個領域很熱門:所謂 "氣候-安全關系 "的學術研究發展迅速,描述了氣候變化、暴力和極端主義之間的聯系。
加拿大的社會結構也難逃這些影響。
格里夫斯認為,在加拿大,這些影響將表現為圍繞氣候問題的兩極分化政治。但是,這些影響不會只在議會大廳里發生,而是會在我們的街頭發生,而且會比以往更加直接、更具破壞性和潛在的暴力性。
車隊運動代表了一個極端。在另一個極端,氣候活動家可能會變得更加對抗,面對政府的不作為,他們的挫敗感會越來越強。2020 年,加拿大已經在全國範圍內看到了聲援原住民的大規模示威和靜坐示威活動,他們反對沿海天然氣管道穿過他們的領地。
抗議活動封鎖了全國 30 條鐵路線,使今年第一季度的國內生產總值下降了 0.2%,雖然幅度不大,但卻十分明顯。
加拿大會看到更多類似的事件發生,尤其是當繼續無所作為的代價變得更加難以承受時。格里夫斯說:"這種失去投資的感覺、被遺棄的感覺以及深深的信任危機正在蔓延。當一代人失去希望時,其同齡人就容易激進化,表現為走向法西斯主義或全面革命。"
渥太華大學曆史學家托馬斯·博加特也看到了他的學生在思考未來時發生的巨大變化。從 15 年前開始,博加特在每個學年結束時都會向他的學生提出一系列問題,問他們如何預見未來。他們寫下的答案被放入時間膠囊,封存到 2030 年。
在最初的 12 年里,他估計約有 60% 或 70% 的學生的回答是樂觀的。幾年前,這種情況發生了翻轉,現在,大多數人設想的未來更加暗淡。他說:"他們明白,他們的文明可能終結,而且似乎沒有逃生艙門。"
他認為,部分原因是人們失去了對政府保障他們未來的信心,他們越來越深信,這些機構並沒有為他們工作。我們知道,加拿大聯邦政府和省政府在氣候問題上仍然步履蹣跚。很少有國家能夠如期實現《巴黎協定》中的減排承諾,但加拿大卻是七國集團中表現最差的國家。
事實上,博加特觀察到的這種絕望感已經被量化。最近對1000名16至25歲的加拿大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超過四分之三的人表示氣候變化不利於他們的心理健康;三分之一的人表示氣候變化妨礙了他們的日常工作。
這是一種理性的反應。Z 世代(意指在1995-2009年間出生的人)中的某些人很容易就能活上 60 年,他們將經曆加拿大預測的最嚴重的氣候災害。與此同時,加拿大石油和天然氣公司高管的平均年齡為 58 歲,聯邦國會議員的平均年齡為 50 歲。
不過也有相反的一面:另一項針對年輕人氣候變化焦慮症的研究發現,氣候行動力度較大的國家,相關焦慮症的發生率較低。這表明,政治上的失敗可能會加劇加拿大年輕人的焦慮,但積極的措施可以治愈這種焦慮。
氣候行動不僅能避免地球變暖帶來的更糟糕的後果,也可以成為一種機制,讓我們保護那些有朝一日將領導這個國家的人們的精神和情緒健康。
努納武特
Contains modified Copernicus Sentinel data 2020, Attribution, via Wikimedia Commons
2023: 隨着極北地區氣候變暖,因紐特人正在應對巨大的地貌變化,包括永久凍土融化、海冰和冰川退縮,比如龐德因萊特附近的冰川。
2060: 海冰將繼續縮小和變薄。因紐特人世世代代使用的旅行路線將無法通行,人們將無法進行狩獵和貿易。
我們現在該何去何從?
莎拉·亨德森是BC省疾病控制中心環境健康服務部的科學主任。對她來說,2021 年高溫穹頂的決定性時刻是 6 月 28 日晚上,她在東溫哥華的公寓室內溫度高達 38 度。她在狹窄的陽台上鋪了一張臨時床,但睡在外面則是另一種地獄。
她的公寓離一家醫院只有兩個街區之遙,而這家醫院正遭受高溫的襲擊,"我整晚都躺在那里,聽着警笛尖叫"。
前一周,亨德森和她的同事們制定了應對酷暑的標準操作程序。事實證明,他們完全無法應對這次事件的嚴重性。在全球陷入更炎熱的未知領域時,這次經曆向她提出了一個關鍵問題: "我們該如何為從未見過的情況做好準備?"
今年夏天,就在我撰寫這篇報道的時候,世界似乎正在加速走向各種前所未見的事物。北大西洋打破了 6 月份最熱的記錄。從 7 月 3 日到 7 月 6 日,整個地球出現了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四天。據估計,這四天也比至少 10 萬年來的任何一天都要熱。
這是對利頓地獄之前破紀錄的三天的全球回響。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清楚地看到,我們邁出第一步、學會騎自行車、賣檸檬水、結婚生子的那個世界,已經離我們遠去。
清醒地認識未來以及如何應對未來,會讓我們走得更遠。更好的應急管理、升級的建築規範、更具彈性的基礎設施、對公共衛生和心理健康支持的投資,所有這些都將幫助我們在未來的世界中生活。
但這僅僅是為了應對已經鎖定的後果:大批流離失所者、燃燒的森林、瀕臨滅絕的物種,以及這一切造成的心理和生理傷害。
好消息是,與幾年前相比,最可怕的 "溫室地球 "地獄景象似乎不太可能發生。到本世紀末,全球氣溫將升高四、五或六度的預測似乎已不太可能。各種可再生能源正成為地球上最廉價的能源,盡管化石燃料行業在政治上勢力強大,但能源轉型的勢頭已不可阻擋:全球化石燃料的使用量預計將在本世紀達到峰值。
我們仍然可以選擇氣候的變化程度,尤其是本世紀中葉以後。但這不僅取決於化石燃料的使用何時達到頂峰,還取決於其減少的速度有多快。康考迪亞大學的達蒙·馬修斯說:"淨零並不像政治競選承諾。它是我們阻止失控列車的工具"。
這意味着利用可再生能源和其他零排放能源發電。這意味着將其他部門過渡到零排放燃料,使汽車和卡車發動機、火爐、熱水鍋爐和爐灶電氣化。這意味着我們要改變森林采伐管理方式。
成功的案例比比皆是。自 1990 年以來,歐洲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了 35%。在挪威,每十輛新售出的汽車中就有八輛是電動汽車。世界第二大鋼鐵制造商安賽樂米塔爾,去年在魁北克的一家工廠成功使用綠色氫氣,減少了煉鋼過程中的碳足跡。
對石油友好的阿爾伯塔省正迅速成為全加拿大的太陽能之都,價值數億加元的太陽能投資正源源不斷地流入我們這個陽光最充足的省份。
在加拿大,我們需要讓自己與社區的可持續發展保持一致,比如因紐特人,他們親眼看到自己的生活方式被改變,而不是碳密集型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同樣受到氣候變化嚴重損害的土著社區,也站在了能源轉型的最前沿。加拿大近 20% 的清潔電力基礎設施都歸原住民社區所有、共同擁有或簽訂了明確的經濟利益協議。
W Dusk 能源集團公司總裁大衛·艾薩克站在這項工作的前沿,部署社區擁有的風能、太陽能和潮汐發電系統。他認為這些技術是土著價值觀的體現: 他認為這些技術體現了原住民的價值觀:"讓一個社區去碳化,就是讓一個社區真正去殖民化"。
Contains modified Copernicus Sentinel data 2023, Attribution, via Wikimedia Commons
到本世紀中葉,千禧一代將步入七八十歲。他們的孩子也將四五十歲。這並不遙遠。數以千萬計的加拿大人已經早早地將 4 萬億加元存入了退休基金,以確保他們在生命終結前的福祉。
加拿大皇家銀行估計,加拿大完全擺脫化石燃料的成本約為2萬億加元。
如果加拿大人能夠以我們為自己儲蓄的遠見卓識,優先考慮我們的共同未來和國家福祉,加拿大的未來前景將大為改觀。加拿大以這種遠見卓識采取行動的那些時刻,已成為我們最值得驕傲的時刻:建立普及公共教育、《醫療保險法》、1991 年與美國簽訂酸雨條約,這項條約不顧業界反對,幫助拯救了我們的湖泊和河流。
現在要阻止氣候變化釋放出的所有猛獸為時已晚,它們已經就在門前;我們可以聽到和感受到它們的聲音,在未知的未來。但是,如果我們齊心協力,把我們的城牆築得更高更堅固,我們就能阻止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