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中国房市出现崩溃!洛克菲勒国际主席:在这种情况下 中国恐走向全面金融危机

2023/09/12 09:38来源:FX168

FX168财经报社(香港)讯 全球资产管理集团——洛克菲勒国际(Rockefeller International)主席鲁奇尔·夏尔马(Ruchir Sharma)日前在英国《金融时报》上写道,随着对中国经济长期前景的展望越来越黯淡,仔细观察其近期前景提供了两条潜在的途径。

夏尔马9月10日发表题为《我们对中国的悲观情绪已经达到极点了吗?》的文章。该文章称,人口老龄化、高负债水平和政府干预正在把中国变成一个日渐衰落的大国,就像上世纪90年代的日本一样,当时日本经济急剧放缓,但避免了一场彻底的危机。一年前,人们普遍认为中国经济将重新繁荣,而美国经济将不可避免地陷入衰退。

(截图来源:《金融时报》)

“虚假曙光”

夏尔马表示,在一种情况下,随着经济放缓,中国可能仍会经历一些反弹,类似于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看到的“虚假曙光”。

文章显示:“1990年房地产泡沫破裂后,日本政府大力刺激经济,使市场和经济强劲复苏。1992年年中至1993年年中,东京股市飙升80%,GDP增长从接近于零加速至3%。这是一系列虚假曙光中的第一个,只是长期放缓的一个标志。但中国也有可能迎来一两次暂时的复苏。”

夏尔马写道,1993年日本经济复苏的“导火索”是政府刺激措施大幅增加,当年刺激力度达到GDP的6%。中国经济可能反弹的触发因素不那么明显,因为北京方面一直不愿大举支出,显然担心积累更多债务。但中国当局最近几周开始推出零敲细打的刺激措施,从放宽抵押贷款规定到对某些购房者实行退税。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多。

夏尔马称,如果出现暂时的反弹,它们可能来自中国的科技行业,该行业的表现继续优于其他主要经济体。尽管北京对其科技公司进行严厉监管,但这些行业仍在继续增长;例如,中国今年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出口国。

文章显示:“反弹的理由部分在于中国的科技实力。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Australian Strategic Policy Institute)今年早些时候的一项研究显示,尽管北京方面对大型科技公司进行了打击,但在从人工智能到机器人等44个科技领域中的37个领域,中国仍“有时惊人地”领先于美国。对社交媒体等政治敏感技术的打击并没有减缓对电动汽车和太阳能等不太敏感技术的数十亿美元新出口补贴。”

夏尔马写道,今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出口国,电动汽车也是中国股市的亮点之一。尽管第二季表现不佳,但市场显示出一些弹性,汽车和休闲等消费行业的收入增长有所上升;即使公司业绩不佳,至少也不再低于大幅下调的预期。然而,鉴于反华情绪如此高涨,意识形态上的盲点可能会阻止评论人士看到任何积极的东西。

“全面的金融危机”

但夏尔马警告称,在另一种情况下,中国房地产市场可能最终会重蹈2008年夏季美国房地产市场的覆辙,当时房市正在下滑,但华尔街没有预见到崩溃。

夏尔马写道:“另一种可能的情况是,中国正处于2008年夏末美国的处境——当时房地产市场步履蹒跚,但多数分析师并未预见到危机即将来临。当然,麻烦是在当年9月出现的,迫使政府尽其所能防止更严重的经济衰退。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下一步是一场全面的金融危机。”

(截图来源:Business Insider)

在席卷中国经济的一系列不利因素中,房地产市场是一个主要的负面因素。该行业占全国GDP的三分之一,已被沉重的债务所拖累。

根据夏尔马,土地和房价每年下跌约5%,而地方政府用于购买房地产的融资工具目前占中国政府债务的近一半。违约在该行业很常见,即使是最稳定的开发商也面临风险。

与上世纪90年代的日本不同,北京方面在推出广泛的经济刺激措施方面表现出深深的犹豫。相反,中国政府推出了一些规模较小的支持措施,迄今为止影响有限。

夏尔马认为,中国最大的负面因素是房地产市场。大多数趋势线都暗示了即将到来的崩溃,就像2008年夏天的美国一样。土地和房价正以5%左右的年率收缩。房地产投资下降,截至5月底,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下降20%。地方政府用来买卖土地的“融资工具”目前占中国政府债务的近一半,中国政府债务在10年内增长了一倍多,接近GDP的100%。

文章称,这些债务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北京。此外,美国不断上升的利率限制了中国在不引发资本外流和人民币暴跌的情况下,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利用宽松的货币政策来支撑房地产市场。需要明确的是,今天的中国与上世纪90年代的日本确实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归根结底是地方政府在债务泡沫中的作用——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可能出现日本式的放缓。

夏尔马在文章最后总结称:“关于中国‘见顶’的讨论是悲观情绪达到顶峰的信号,还是更糟糕的情况即将到来?由于债务激增引发的房地产泡沫往往会以比中国迄今所经历的更严重的经济衰退告终,因此出现危机的可能性比出现大幅反弹的可能性更大。无论中国的下一步是向好还是向坏,它都可能比普遍预期的混乱局面更具戏剧性。”

编辑:T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