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一家領先的政府智庫預測,中國將實現2023年的經濟目標,第四季國內生產總值(GDP)將增長5.1%,但仍需要更強有力的反周期政策來確保長期穩定。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CASS)還預測,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三季GDP同比增長4.6%,低於今年第二季6.3%的增速。
該機構在上周五(10月6日)的一份報告中表示,經濟增長在很大程度上將由蓬勃發展的服務業推動,而新的國內外挑戰正在出現。
中國社科院的報告稱,中國經濟目前正經曆一個有利於服務業複蘇的時期,同時也面臨全球制造業產品需求下降的不利因素。
然而,今年下半年的經濟反彈預計仍將確保中國經濟實現5.1%的年增長率,達到中國政府為2023年設定的5%左右的增長目標。
(圖源:中國國家統計局)
中國定於下周公布第三季GDP數據,以及9月份關鍵的零售銷售和工業生產數據。
不過,由於需求依然低迷,中國正處於經濟放緩的陣痛之中,而房地產市場低迷、地方政府債台高築以及出口前景黯淡,繼續侵蝕着人們對私營部門的信心。
中國社科院的樂觀估計與許多國際投行形成鮮明對比。由於政策制定者沒有采取大規模刺激措施來推動短期增長,許多國際投行仍對中國經濟前景持懷疑態度。
這家總部位於北京的智庫表示,青年失業率應該在7月份達到頂峰,並在8月份之後開始企穩。
今年6月,中國16-24歲年齡段的失業率超過21%,之後北京方面於8月停止發布該數據,理由是需要留出時間,讓調查統計數據“進一步改進和優化”。
然而,報告補充說,明年服務業進一步複蘇的勢頭可能減弱,如果全球經濟複蘇仍然緩慢,海外需求的改善可能會很困難。
社科院表示:“為了確保明年中國經濟的穩定健康發展,提前積極實施政策越來越有必要。”
“如果逆周期政策能夠及時實施,並在今年底至明年年初發揮作用,將有利於在較長時期內實現持續增長、穩定就業和穩定預期的目標。”
鑒於8月份經濟指標出現改善跡象,越來越多的國際投行開始上調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
摩根大通(JP Morgan)和澳新銀行(ANZ) 9月份分別將中國2023年的增長預測上調至5%和5.1%。
恒生銀行(Hang Seng Bank)上周也表示,他們對中國2023年經濟增長的預測仍為5.3%,而瑞銀(UBS)上周也表示,中國第三季GDP環比增長可能企穩。
在9月份中國制造業活動6個月來首次出現反彈擴張後,瑞穗(Mizuho)的經濟學家表示,這種積極勢頭將持續到第四季,這將使中國實現全年增長目標。
然而,瑞銀投資研究部高級中國經濟學家張寧上周表示,盡管工業生產增長穩定,零售銷售出現反彈,但預計房地產銷售和投資將持續疲軟。
上周,世界銀行(World Bank)將2023年的經濟增長預期維持在5.1%不變,但將明年的增長預期下調了0.4個百分點,至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