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據中國官方媒體報道,最高法院周二(10月10日)發布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優化法治環境 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指導意見》,對相關審判執行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建議政策制定者重新努力支持私營部門這一關鍵增長動力。
中國的私營部門正在努力從新冠病毒 (COVID-19) 限制措施和針對從技術到私人輔導等行業的大範圍監管打壓中恢複過來,這給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複蘇帶來了壓力。
政府於7月宣布了振興該行業的計劃,包括擴大針對小型企業的稅收和費用支持,但私營企業的信心並未顯示出有意義的改善。
據中央電視台報道,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合法權益。針對社會關切的焦點問題,提出了5條更為細化的司法政策。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指導意見強調對私營企業的法律保護和企業家的“人格權”。
據中央電視台報道,為提高公眾對私營部門的認知,《指導意見》稱,有關部門將嚴厲打擊誹謗、貶低、抹黑私營企業和企業家,以及在網上誤導公眾以吸引眼球的行為。
中央電視台援引該指導意見稱,當局還將嚴厲打擊侵犯私營企業合法權益的行為。
運用法治方式促進民營企業發展和治理。結合審判工作實際,提出了5項司法保障措施。強調有效拓寬中小微民營企業融資渠道,依法規制民間借貸“砍頭息”“高息轉本”等亂象,降低民營企業的融資成本。強調通過健全國際商事糾紛多元化解決機制,推動最高人民法院國際商事法庭高質量發展等舉措,為民營企業“走出去”提供強有力的司法保障。
中國正在尋求4,894個重大項目的私人投資,總投資達5.27萬億元人民幣(7,230億美元),今年前8個月私人投資同比下降0.7%。
標準普爾全球周一在一份報告中表示,盡管政策制定者做出了努力,但中國許多私營企業在地方政府層面面臨着更為嚴峻的現實。
標準普爾全球表示,努力平衡預算的地方政府往往更青睞能夠產生現金的國有企業,而不是私營部門的競爭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