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美國彭博社周一(10月30日)最新報道稱,隨着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召集國家領導人和頂級銀行家為未來五年制定方向,他勢必會將進一步加強對中國61萬億美元金融行業的控制。
(截圖來源:彭博社)
在銀行業利潤率創曆史新低、反腐行動今年已使100多名官員和高管落馬的背景下,習近平將於周一和周二在北京主全國金融工作閉門會議。
該會議是中國金融業最高規格的政策部署會議。一般每5年召開一次,由於中國嚴格的疫情防控措施,該會議推遲了一年。
這是中國6年來首次針對金融領域召開如此高規格的閉門會議。上一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是在2017年舉行,會上設立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
中國觀察人士過去一直特別關注這一會議,因為它對中國的銀行體系和更廣泛的經濟產生影響。該會議於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後首次召開,其首要目標是推動改革,以促進經濟增長和維護穩定。
彭博社報道稱,分析人士和學者表示,預計習近平將把共產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和加強對金融行業的審查置於所有其他政策目標之上。金融穩定也將是重中之重,中國當局正試圖防止經濟低迷和房地產行業的問題進一步蔓延至銀行業。
彭博情報(Bloomberg Intelligence)以David Qu為首的經濟學家在上周五的一份報告中寫道,這次會議“可能會成為金融業的一個里程碑式事件”,“負債累累的房地產行業正威脅着撼動金融體系,這增加議程的緊迫性。”
這次受到密切關注的會議召開之際,中國正處於一個關鍵時刻,外界對中國政治和經濟發展軌跡的質疑日益增多,部分原因是習近平對大量私營部門的打壓。外國投資者一直在以創紀錄的速度將資金撤出印度,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 Group Inc.)等華爾街公司也縮減雄心勃勃的擴張計劃。
中國全國金融工作會議自1997年至今共召開五次,每次會議持續兩至三天,由國家領導人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各省區市黨委書記、中國央行和證監會負責人等出席。
近年來,金融工作會議變得越來越重要,2017年的會議由習近平親自主持,而之前的會議則由中國國務院總理主持。上次會議明確了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三項任務。
以下是一些可能會成為首要議題的關鍵話題:
黨的領導
彭博社稱,習近平可能會利用這次會議來強調最近的變化。今年早些時候,中國對金融業的監管進行改革,成立一個擴大的國家監管機構,並將一些職責從央行轉移到中國共產黨控制的機構。
中國人民銀行統計分析司前司長盛松成表示,中國共產黨已經通過反腐和監管改革,鞏固對金融行業的控制。盛松成稱:“這次會議無疑將把黨中央對一切財政工作的領導放在突出位置。”
習近平也一直在推動金融業削減工資,以遵守他標誌性的“共同富裕”問題。習近平通過推動意識形態,進一步提升了黨對銀行業的影響力,要求銀行家們學習有他思想的書籍。
穩定性與風險
David Qu表示,當局在會議上就解決債務問題和防止危機提供一個明確的方向是至關重要的,監管機構可能會通過更嚴格的監管來限制道德風險。
過去一年,中國政府一直要求國內最大的幾家銀行承擔部分責任,向陷入困境的開發商和地方政府融資平台提供信貸支持。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坐擁9萬億美元的巨額債務。它們日益增加的風險敞口已促使一些分析師發出警告,稱這可能拖累具有系統重要性的銀行。
智庫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長劉曉春表示,中國可能會進一步要求地方政府對解決現有的隱性債務和防止新的非法債務負責。當局也可能加快國內市場預售機制的改革,以幫助其複蘇。
金融改革
澳新銀行(Australia & New Zealand Banking Group Ltd.)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楊宇霆(Raymond Yeung)說,由於中國未來幾年可能會把金融穩定放在首位,因此對金融體系進行大規模的重大制度改革的可能性很小。
劉曉春說,盡管如此,此次會議可能會更明確地劃分央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和中國證監會之間的職責,這些機構構成了中國的金融監管框架。
劉曉春指出,中國新成立的中央金融委員會(Central Financial Committee)今年3月從國務院接管金融穩定委員會,預計該委員會的職能也將更加明確。
服務經濟
彭博情報的Qu表示,中國政策制定者可能會在會議上進一步灌輸金融部門應該為實體經濟服務的原則,並就這需要做些什麼提供指導。這可能意味着推動向高科技、新能源和環保等關鍵行業提供更多貸款,Qu補充說,促進消費和服務業的舉措也可能包括在內。
根據盛松成,此次會議還可能推動對高科技行業和薄弱領域的更多支持,如農業和農村地區的水利工程。
中國經濟第三季顯現好轉跡象,當季國內生產總值(GDP)較上年同期增長4.9%。9月份零售額增長5.5%,增幅遠高於預期,也是自5月份以來的最高水平。
劉曉春表示,當局還可能暗示進一步開放金融部門,加強金融治理,以更好地應對全球政治和經濟環境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