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亞太)訊 對衝基金經理已將其在芝加哥玉米期貨和期權的空頭倉位增至507901份合約,據彭博數據顯示,這超過了2019年創下的506000份合約的紀錄。淨倉位為看跌353983份合約,達到2006年以來的最大水平。
(來源:Bloomberg)
路透社在6月報道稱,仍有高於平均水平的玉米未售出,如果這些谷物庫存沒有耗盡,那麼到2025年夏末,供應量可能會達到6年來的最高水平。
“農民冒着等待太長時間出售的風險,因為大量新收獲的谷物可能會在10月和11月拉低價格。買家知道收獲即將到來,仍然需要足夠的供應來維持加工廠的運轉和今年夏天的出口,”文章續稱。
知名金融博客ZeroHedge引述彭博消息,供應增加導致芝加哥的價格跌至每蒲式耳4美元以下,為2020年初以來的最低水平。
(來源:Bloomberg)
彭博社上周指出,美國農民目前持有的玉米庫存量為1988年以來最高。“作為全球最大的玉米生產國,美國農民一直在推遲本季初的銷售,因為這種主要谷物的價格自2020年以來首次跌至每蒲式耳4美元。”
美國農業部最新的月度世界農業供需預測報告顯示,玉米需求略有上升。上周五(7月12日)發布的這份報告迄今為止為玉米價格提供了支撐。
Teucrium Trading首席投資官Sal Gilbertie向MarketWatch表示,美國農業部的WASDE報告“足以至少暫時阻止玉米價格的熊市”。
他補充稱:“看起來,在WASDE發布後,空頭賣家就開始積極平倉,而這一發布正值美國玉米開始進入關鍵的授粉階段。”
與此同時,彭博社的Mike McGlone指出,糧食價格出現通縮,而大宗商品市場總體仍呈現正向分化。
他解釋說:“谷物包括玉米、大豆和小麥的波動性高於大宗商品,它是最具彈性的行業,價格正在加速下跌,具有通貨緊縮的宏觀經濟影響。俄烏衝突是對大宗商品下跌傾向的一次很好的測試,因為它們上漲了,而下半年初的軌跡可能證明自相關力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強大。”
“我們的圖表顯示,彭博谷物現貨指數領先於大宗商品,彭博商品現貨指數有可能再下跌約30%,趕上谷物。”
ZeroHedge最後指出,盡管糧食價格下跌可能意味着消費者的食品成本下降,但價格下滑和生產成本高企卻給農民的收入帶來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