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周三(3月5日),隨着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對貿易夥伴發起新一輪關稅戰,全球市場掀起巨浪,美元跌至三個月低點。而德國政府大規模財政改革的消息,則引發德國國債出現自上世紀90年代末以來最大單日拋售。
除了美方加征關稅以及德國財政政策的“劇變”,投資者還密切關注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年度會議的開幕。在會上,中國政府確認2025年經濟增長目標約為5%。
在全球避險資金流動下,歐元兌美元觸及四個月高位,歐洲股市(STOXX 600)上漲超過1%,創曆史新高。而德國長期國債遭遇重創,出現25年來最猛烈的拋售潮。
隔夜,德國各主要政黨達成協議,同意設立5000億歐元(約合5347.5億美元)的基礎設施基金,並啟動對債務上限的重大調整。經濟學家將此形容為“真正的財政大炮”。
德意誌銀行策略師吉姆·里德(Jim Reid)評論稱:“昨晚,德國宣布了二戰後最重大的財政政策轉向之一,或許只有35年前兩德統一帶來的財政衝擊可與之媲美。”“任何三個月前,甚至三周前對德國經濟前景的分析,都應該推倒重來。”
德國30年期國債收益率周三早盤上升近25個基點,創下自1998年10月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最新數據顯示,德國30年期國債收益率上漲15個基點至2.978%。
法國30年期國債收益率也上漲11個基點至3.963%,美國30年期國債收益率上漲3.5個基點至4.55%。
歐洲STOXX 600指數上漲逾1%,創曆史新高。預計歐洲國防開支大幅增長,推動該板塊本月股價持續飆升。
貿易戰全面爆發
特朗普對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國進口商品加征的新關稅於周二正式生效。他還在國情咨文(State of the Union)中大力宣揚其上任六周以來的“政績”。
作為回應,加拿大和中國迅速宣布反制措施,而墨西哥總統克勞迪婭·辛鮑姆(Claudia Sheinbaum)也誓言采取報複行動,但未透露具體細節。
全球貿易戰全面打響,國際油價跌至六個月低點,比特幣則在劇烈震蕩後企穩於87,800美元附近。
Capital.com高級金融市場分析師凱爾·羅達(Kyle Rodda)表示:“市場正在消化美國和全球經濟活動放緩的預期,周期性板塊領跌。”
在中國,離岸人民幣基本持穩,報7.2593,此前一天人民幣錄得特朗普上任以來最大單日漲幅,因投資者紛紛拋售美元。
在全國人大會議上,中國除了維持5%的增長目標,還承諾比去年投入更多財政資源,以緩解美國加征關稅帶來的衝擊。
中國還計劃2025年預算赤字率提高至4%,高於2024年的3%。
盛寶銀行首席投資策略師查魯·查納納(Charu Chanana)表示:“中國看起來並不急於馬上大幅加碼刺激政策,考慮到美國的關稅威脅,中國可能想保留一些政策彈藥以應對未來更大的外部壓力。”
周三,香港恒生指數(Hang Seng Index)上漲2.1%,中國滬深300指數(CSI 300)上漲0.3%。
隔夜,美國標普500指數(S&P 500)下跌1.2%。
美元重挫,歐元大漲
美元指數下跌0.4%至105.11,過去三天累計跌幅已達2.23%,創2022年底以來最大三日跌幅。
歐元上漲0.5%至1.0677美元,創去年11月中旬以來新高,促使多家華爾街投行發布看漲歐元的研報。
英鎊上漲0.4%至1.2840美元,創去年12月初以來新高。與此同時,日元走強,美元兌日元下跌0.25%至149.44。
原油連跌三日
受關稅戰加劇和OPEC 計劃4月份增產影響,國際油價連續第三天下跌。
布倫特原油期貨下跌0.3%,報70.80美元/桶,前一日最低觸及69.75美元/桶,為去年9月以來最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