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中國堅稱國內糧食重建達到舒適水平,美國新政府也承認中國具有確保糧食安全的基礎和能力。隨着美國谷物總購買量恢複穩定,以及中國在新冠疫情後受到刺激的市場經濟,持續帶動谷物需求量快速抬高,玉米和大麥3月進口量按年都呈現翻倍增長的盛況。
按照海關總署所發布的3月份谷物進口量,玉米達到193萬噸,按年增長506.8%;大麥則達到107萬噸,按年增長283.6%。中國大宗商品期貨市場投資者需要注意的還有,與谷物息息相關的生豬方面,豬肉進口量46萬噸,按年增長16.1%。漲幅不超過20%意味着,中國國內的生豬供應量正持續回穩,正積極擺脫非洲豬瘟疫情帶來的影響,使國內對谷物飼料的需求量也持續走高。
截至截稿前香港時間11時12分,大連商品交易所的玉米價格微幅起漲0.89%,至每噸2715元人民幣。生豬價格也起漲1.13%,至每噸27240元人民幣。
根據世界谷物網站(World Grain)載明,美國國家食品和戰略儲備管理局宣布其谷物庫存為6.5億噸,這足以滿足中國整年度對小麥和谷物的國內需求。該網站也指出,中國有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條件、信心和能力。
目前能肯定的是,中國在2020-21年進口大量的谷物,而大豆和玉米位居榜首。美國農業部預測,中國還將進口約1050萬噸小麥。這將是中國自1995年以來最大的小麥進口計劃,幾乎是去年的兩倍數量。這也顯示出,美國新政府對中國糧食需求與市場穩定保持信心。
美國農業部提出觀點,認為中國市場目前的購買狂潮將延續,在美國最新出版的《2020年美國農業出口年鑒》中,也提到2021年的出口前景。報告寫道:“預計中國的強勁需求將繼續推動美國玉米和大豆出口,我們也看好中國對小麥的需求持續強勁。”
中國去年購買264億美元商品,幾乎是前一年購買總額的兩倍,並且大大高於前五年的181億美元平均水平。美國農業部預計中國仍將是美國的主要目的地,隨着近年中國生豬群從非洲豬瘟疫情恢複過來,消耗了大量的飼料谷物。
MarketsFarm分析師布魯斯·伯內特(Bruce Burnett)預計,盡管有谷物儲備增加的報道,但中國對來自世界各地的農作物的需求仍將持續強勁。他說道:“這能根據中國在2020-21年度進口的玉米、小麥、大麥和其他谷物的數量,來假設中國的儲備增長。”
伯內特繼續分析稱:“我不相信中國市場的需求量已經達到美國國家食品和戰略儲備管理局所說的高水平,美國的儲備量完全能再增加。看看目前中國的玉米和谷物價格,你能從價格上反映出的供需狀況來進行判斷。”
中國的農作物價格仍遠高於世界其他市場的價格,需求沒有急劇下降,因此這促使伯內特不願意相信中國的儲備已經完全恢複。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國家谷物貿易中心在聲明中提到,中國在上周國家儲備拍賣中售出410,700噸小麥,占總供應量的10.22%。在政府於4月12日提高小麥銷售底價後,銷售量平均價格為每噸2401元人民幣,較前一周下降。但目前玉米和大麥的需求仍然強勁,未見回落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