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健委今天(6月25日)下午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昨天(24日),各地累計報告接種新冠病毒疫苗112064.3萬劑次。我們通過一個圖表,來看看我國疫苗接種推進的整體情況。視頻來源:央視新聞(01:05)從3月27日接種量超過1億劑次;
到4月21日超過2億劑次,這個增加的1億劑次用了25天;
5月7日疫苗接種量超過3億劑次,用了16天;
到5月16日超過4億劑次,用了9天;
5月23日,這個數字超過5億劑次,用了7天;
5月28日,疫苗接種量超過6億,用了5天;
而到6月2日,這個數字超過7億劑次,也只用了5天時間。
到6月8日,新冠病毒疫苗接種超過8億劑次,從7億到8億,用了6天時間。
6月14日,接種劑次超過9億劑次,從8億到9億,用了6天。
到6月19日,接種劑次超過10億劑次,用了5天。
到昨天,也就是6月24日,接種劑次超過11億劑次,用了5天。
目前,各地正在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保證疫苗接種工作順利推進。
超6.3億人接種 我國疫苗接種率已超40%
國家衛生健康委今天發布的數據還顯示,我國接種疫苗的人數超過6.3億,這意味着我國全人群疫苗接種率已經超過了40%,為建立群體免疫邁出重要一步。
中國疾控中心免疫規劃首席專家 王華慶:新冠肺炎的全球大流行一直沒有終止過,現在疫苗批準使用其實給予我們阻斷新冠全球大流行帶來了希望,最好的一個辦法就是通過疫苗來建立群體免疫,但是建立群體免疫是一個逐漸的過程。現在我們接種疫苗超過了11億劑次,實際上為我們建立免疫屏障奠定了基礎。如果我們接種疫苗越多,接種率越高,對降低新冠變異的速率也有很大的好處。
新冠疫苗開始接種以來,國家衛生健康委黨組調動全系統之力,每周通報疫苗接種工作進展,派工作組到一線現場指導。各地合理規劃接種單位、設置臨時接種點、大規模集中接種場所,開展巡回接種等,培訓了大量醫務人員參與接種。通過精準預約,對人員有效分流,按照省統一采購、統一支付和統一調配原則,精準規範調配疫苗等。疫情發生前我國常規疫苗接種平均每天100多萬劑次,而新冠疫苗接種最多一天超過2400萬劑次。
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二級巡視員 崔剛:應該說這次多部門的密切協作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從疫苗的研發、生產、審批、供應,包括對涉及的各個重點行業的人群的主管部門,大家都發揮各自的優勢和特點,共同發揮作用,共同發力,實際上也是保證這次新冠疫苗接種的很重要的因素。
接種梯次推進 逐步擴展到小年齡組
我國基於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防控策略,在新冠疫苗接種中始終遵循梯次推進的原則,首先安排口岸、海關工作人員等境外輸入的高風險人群接種,接着是交通、零售等窗口行業重點人群,下一步將統籌考慮多重因素,逐步擴展到其他人群。
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二級巡視員 崔剛:下一步我們接種的人群還要逐步擴展,包括一些有基礎病的,包括60歲老人的接種進一步放開。同時隨着全球疫情防控的發展的態勢,我們國家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同時也隨着我們對於病毒的進一步認識,以及新冠病毒疫苗研發數據的進一步掌握,我們逐步擴展到小年齡組。當然這個要隨着整體工作的需要統籌安排、統籌考慮。
專家表示,雖然我國疫苗全人群的疫苗接種率已經超過40%,但是距離形成免疫屏障或者達到群體免疫還有一定差距,因此在建立免疫屏障之前,公眾仍然需要繼續做好非疫苗的保護措施,比如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盡量少去人群密集場所等,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要及時就醫。
來源:國際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