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中國再次警告能源價格飛漲對化肥供應的影響,並表示擔心糧食安全可能受到影響。
9月2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3部門印發通知,部署各地做好今後一段時間國內化肥保供穩價工作。
通知指出,化肥是重要的農業生產資料,是農業生產和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物資。針對今後一個時期化肥市場面臨的新形勢、新問題,為保障化肥市場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等13部門近日聯合下發通知,要求各地和有關中央企業采取有力措施,做好今後一段時間國內化肥保供穩價工作。
通知強調,要強化組織協調調度,優先保障化肥企業原料、能源等生產要素供應;要提高化肥生產企業產能利用率,優先保障重點化肥廠生產用能指標,允許A、B級化肥生產企業在秋冬季重汙染天氣期間自主減排;允許磷肥企業在磷石膏年度控制總量不增加的情況下,調整平衡企業月度、季度間新增磷石膏考核指標;要強化儲備調節作用及時投放鉀肥儲備,鼓勵引導本地區化肥生產流通企業保障國內市場供應,嚴格按照最新規定對進出口化肥實施法定檢驗;要全力暢通供應國內的化肥運輸配送,落實好農用化肥運價優惠政策,確保散裝鉀肥運輸所需敞頂箱配用量,積極保障進口化肥海運需求;充分發揮各級供銷合作社化肥流通主渠道作用,加大在重點產糧區的運銷備肥力度;要加強市場監管,維護化肥市場流通秩序;要大力推進化肥減量增效,倡導有機肥替代化肥;要形成化肥調控工作合力。
通知要求,省級相關部門要經常開展會商,分析研判化肥市場供需和價格形勢,協調解決企業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積極采取措施,紮紮實實做好國內化肥保供穩價工作。
受極端天氣、工廠關閉和政府制裁的影響,全球化肥市場一路飆升,打擊了本已在成本上漲壓力下不堪重負的農民,並加劇了人們對食品通脹可能惡化的擔憂。
在中國,這種上漲引起了監管機構的注意,為中國方面正在審查的一系列大宗商品增加了一員。中國最高經濟規劃機構發改委6月份誓言要打擊尿素囤積和價格欺詐行為。
隨着煤炭價格上漲,鄭州尿素期貨周四創下新高。雖然天然氣是全球氮生產商的主要原料,但中國多數生產商使用煤炭,這使得它們容易受到當局方面在空氣汙染和更廣泛環境方面日益嚴格的政策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