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周一(10月18日)最新報道,分析人士表示,中國可能不得不擱置其雄心勃勃的碳減排計劃(至少在短期內),以渡過日益惡化的電力危機。
能源咨詢公司Wood Mackenzie亞太地區副主席Gavin Thompson在一份報告中寫道:“與亞洲和歐洲的其他市場一樣,中國必須在維持電力供應的迫切需要(通過增加煤炭供應)和顯示其對日益雄心勃勃的脫碳目標的承諾之間取得平衡。”
Thompso說道:“但短期的現實是,中國和其他許多國家別無選擇,只能增加煤炭消費,來滿足電力需求。”
自8月中旬以來,中國20個省份均出現不同程度的停電情況。有幾個因素導致電力短缺,包括煤炭供應短缺、政府更嚴格的減排要求以及制造商的需求增加。
能源危機導致中國許多工廠停產,並促使一些機構下調了對中國經濟的增長預估。
中國國家統計局周一公布,第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較上年同期增長4.9%,低於此前公布的上一季度7.9%的前值,也不及經濟學家的預測中值5%。
高盛集團下調對中國2021年剩餘時間的GDP增長率預測,稱能耗限制的影響是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又一次衝擊。高盛預計中國今年第四季度GDP增長增長3.2%,低於此前預測的4.1%。
中國的環境目標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宣布,中國的碳排放將在2030年開始下降,並將在2060年達到碳中和。這意味着中國將通過從大氣中去除等量的碳來平衡碳排放,從而實現二氧化碳淨排放為零。
為了實現這些目標,中國出台了“雙控”政策,要求各省限制能源使用並降低能源強度——定義為單位GDP的能源使用量。
8月中旬,中國發改委宣布,20個省份在2021年上半年未能實現上述兩個目標中的至少一個。上個月,發改委更新了“雙控”政策,采取了更嚴格的措施。
巴克萊研究(Barclays Research)估計,嚴格執行這些目標將使中國經濟增長在2021年第四季度和2022年第一季度減少1-3個百分點。因此,巴克萊經濟學家表示,中國當局今年可能會放寬這兩個目標。
巴克萊經濟學家在一份報告中寫道:“離年底還有三個月,我們認為今年很難實現‘雙控’目標。我們認為,政府可能會采取更靈活的方式來實現其目標,特別是考慮到經濟增長已經放緩,而且冬天可能會比平時更冷。”
中國煤炭進口將大幅增加
CNBC稱,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國,嚴重依賴煤炭發電。
據巴克萊估計,今年1月至8月,煤炭發電量占中國總發電量的62%。排在其後的是水電,占14%,天然氣和石油占10%。
(圖片來源:CNBC)
據報道,中國政府官員敦促頂級國有能源公司不惜一切代價確保冬季能源供應。一些分析師說,這可能包括放寬對澳大利亞煤炭進口的限制。
巴克萊經濟學家表示,禁止從澳大利亞進口煤炭加劇了國內煤炭短缺。2019年,澳大利亞是中國最大的煤炭供應國,占中國煤炭進口總量的39%。
巴克萊預計,中國第四季度將“大幅增加”煤炭進口,特別是從主要煤炭出口國進口。
中國去年停止從澳大利亞購買煤炭。在澳大利亞支持國際社會對中國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進行調查的呼籲後,兩國之間的雙邊關系惡化。
據路透社報道,最近幾周,中國已開始釋放因進口禁令而滯留在中國港口的澳大利亞煤炭。路透稱,約有一百萬噸澳大利亞煤炭滯留在中國沿海的保稅倉庫。
【廣告】掃碼加入“高勝率訓練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