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俄羅斯與中國達成了新的長期供應協議,在與西方國家關系惡化的情況下,克里姆林宮旨在加強與亞洲國家的關系。
俄羅斯能源巨頭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和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與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費國中國簽署了協議,普京總統在冬奧會前在北京會見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
克里姆林宮在會晤後的一份聲明中說:“兩個國家之間的友誼沒有限制,沒有‘禁止’的合作領域。”
在過去的幾個月里,俄羅斯與西方國家的關系明顯惡化,因為西方國家擔心莫斯科可能會攻擊鄰國烏克蘭,但克里姆林宮堅稱它並不打算這樣做。美國和歐洲正在考慮在發生軍事入侵的情況下制裁俄羅斯,包括能源和金屬等貿易項目,以及銀行和主權債務。
在歐洲的天然氣價格達到創紀錄的水平後,交易商一直在密切關注俄羅斯的能源出口流向。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的西行輸送量在整個冬季都被封頂,這加深了人們對歐天然氣供應短缺的擔憂,即使該公司表示它正在全面滿足長期客戶的所有要求。
烏克蘭問題的對峙加劇了人們對俄羅斯天然氣供應可能被切斷的擔憂,無論是故意的還是由於軍事攻擊的結果。雖然克里姆林宮一再表示,它將繼續是一個可靠的能源供應商,但與西方國家的緊張關系正在促使俄羅斯加快所謂的“亞洲支點”計劃,該計劃始於上個十年,已經與中國達成數十億美元的石油和天然氣供應交易。
通往中國的新路線
在普京訪問北京期間,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CNPC)簽署了其第二份長期天然氣協議。根據該協議,俄羅斯生產商將在25年內通過一條來自俄羅斯遠東的新管道每年輸送10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
投行BCS Global Markets公司的分析師Ron Smith在一份電子郵件說明中說:“向中國的東北角輸送天然氣使這個項目對中國具有戰略吸引力,因為唯一真正能替代煤炭供應的將是液化天然氣。”
這筆交易對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也具有戰略意義,該公司預計到2030年中國的天然氣需求將增長近50%,而目前俄羅斯最大的出口市場歐洲的消費量將至少縮減5%。
在其聲明中,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沒有說明哪些氣田將為遠東路線提供天然氣。此前,它曾表示,太平洋上的近海南基林斯科耶氣田的儲量可能成為原料。目前在美國的制裁下,該氣田將從2023年開始商業化天然氣生產。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早前表示,該項目產量將穩定在每年210億立方米。
加上原本通過“西伯利亞之力”(the Power of Siberia route)路線的輸送,俄羅斯向中國輸送的合同天然氣總量現在將達到每年480億立方米的峰值。根據機構研究公司複興資本(Renaissance Capital)的估計,去年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通過西伯利亞之力向亞洲國家輸送了約110億立方米。
目前,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正在與中國就通過第三條路線,即所謂的“西伯利亞之力2號”進行談判,這將為俄羅斯的東行天然氣出口每年再增加500億立方米。
Ron Smith說:“鑒於其規模,關於西伯利亞之力2號的談判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但在2022年期間可能會達成一個結論。”他補充說,輸送燃料的環節可以為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提供新的戰略選擇,使其能夠在歐洲和亞洲的客戶之間重新引導來自西西伯利亞核心產區的天然氣。
另一方面,俄羅斯石油公司與中國達成了一項協議,在類似合同明年到期後,10年內將通過哈薩克斯坦向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交付1億噸原油。俄羅斯石油公司在一份聲明中說,這些原油將被用作中國西北地區煉油廠的原料。
根據俄羅斯石油公司的年度報告,在2020年,東向交付的原油占該公司原油出口總量的一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