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中國>正文

資金正加速流出中國!IMF:中美分歧日益加深 亞洲正面臨兩大逆風打壓

文 / 夏洛特 來源:FX168

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周三(4月20日),投資者從中國撤出資金,反映出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在貨幣政策方面的分歧日益加深。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中國事務負責人伯傑(Helge Berger)說,美聯儲出了積極加息的信號,而中國人民銀行則放松了政策,這種差異正在侵蝕兩個經濟體之間的收益率差距,促使投資者轉向其他地方。

自2010年以來,中國指標10年期主權債的收益率首次低於可比美國國債。

“這是國際宏觀經濟學的規律在起作用,”伯傑在一次采訪中說。“我們看到中國的相對利率狀況發生了重大變化,這與增長放緩高度相關,而主要發達經濟體的情況則相反,尤其是美國。”

今年2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中國股市、債市和共同基金的資金流出加速。今年3月,全球基金通過港交所售出了價值70多億美元的內地上市股票,過去兩個月賣出了140億美元的中國政府債券。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中國經濟增長預期也遭到了下調。IMF預計中國經濟將增長4.4%,低於此前預測的4.8%,也低於政府設定的5.5%左右的官方目標。

前景黯淡和息差縮小令人民幣承壓,人民幣跌至6個月來的最低水平。中國出口放緩的任何跡象都將給全球投資者帶來壓力。

不過,資本外流的速度似乎受到了控制,至少目前是這樣。

伯傑說:“與過去兩年的大規模資金流入相比,我們現在看到的規模真的很小。”“這兩家央行都在對不斷變化的國內環境做出反應。”

IMF亞太區代理局長:亞洲正面臨兩大逆風打壓

IMF亞太區代理局長古爾德-沃爾夫(Anne-Marie Gulde-Wolf)表示:“亞洲顯然面臨着不利因素,既包括烏克蘭戰爭,也包括新冠肺炎的持續影響,其目前在中國的影響比以往更明顯。”

她說,亞洲2022年的經濟前景從1月份預計的5.4%下調了0.5個百分點,至4.9%。

古爾德-沃爾夫說:“在大多數國家,我們已經看到了價格壓力——中國和日本是個例外,它們的價格壓力仍然較低。”

她表示,隨着政府準備介入,中國的通脹壓力“相當可控”。

“我們看到中國已經在采取政策措施,包括貨幣和財政方面。我們預計2022年財政政策將是擴張性的。貨幣政策行動也有幫助。”

她補充說,如果旨在為“最脆弱的群體”提供更直接的支持,財政政策將會更有效。

她說,美聯儲為抑制通脹而采取的行動,已經被納入了IMF對亞洲的評估。不過,美國進一步收緊貨幣政策將對亞洲產出產生嚴重影響。

不過,她表示,這也可能對亞洲貿易產生積極影響。

“如果美國的需求很高,就意味着對亞洲出口的需求會增加。這將是積極的。”

“然而,如果美聯儲的行動是為了抵消供應壓力和供應側引發的價格壓力,這可能導致資本流出亞洲,”這位IMF官員表示。

不過,她補充說,亞洲作為一個整體,在應對這些情況方面比以前準備得更好。

“多數亞洲國家現在擁有舒適的外匯儲備、更好的監管、更好的貨幣框架等。所以我們持謹慎樂觀態度。”

然而,她警告說,其他挑戰仍然存在。

她說:“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亞洲的杠杆率上升,消費者貸款增加,主權債務增加,外匯壓力增加。”她指出,美元大幅升值可能對亞洲產生負面影響。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