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根據韓國媒體周五(4月29日)報道,鑒於中國多地“封城”、俄烏戰爭久拖不決加劇供應鏈危機,韓國企業界建議政府擴大信息提供範圍,尋找替代供應鏈,從而有效而系統地支持韓企度過危機。
據韓聯社報道,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周五上午在首爾市江南區韓國貿易大廈開會討論上述內容。通商交涉本部長呂翰九主持會議,汽車協會、電池協會、農村經濟研究院、戰略物資管理院等企業和機構人士與會。
中國抗擊奧密克戎變種的清零政策導致新的封鎖,迫使工廠關閉,加劇了全球供應鏈的僵局。40多個城市全部或部分封鎖,中國金融之都上海已“封城”一個多月。
分析中心方面表示,上海封控持續月餘,盡管中國政府努力推動企業複工複產,但考慮當地的防疫和物流條件,要恢複正常生產秩序尚需時日。
報道稱,滬產零部件斷供已經影響到部分韓國整車企業的正常開工,在上海附近江蘇紮堆設廠的芯片、電池、汽車業韓企也要留意供應鏈安全。
分析中心還建議防範中國“五一”假期疫情蔓延及封控加碼。
此外,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造成原材料供應不暢及價格上漲,給韓企造成負擔。特別是世界三大糧食產區的烏克蘭春播面積減少,可能導致今秋減產,推高農產品價格。
全球第二大存儲芯片制造商、韓國SK海力士日前表示,盡管隨着制造商在今年前推出新產品,預計下半年會有所回升,但中國的封鎖仍是導致計算機芯片需求疲軟的最大風險。
韓國LG顯示器有限公司表示,封鎖導致的供應鏈問題影響了3月份當季的面板生產和發貨。
據韓媒報道,隨着大陸地區多個主要城市疫情封控措施持續,韓企擔憂半導體零部件進口將面臨考驗,韓國本土生產或將因此中斷。
韓國國際經濟政策研究所(KIEP)研究表示,2021年韓國半導體行業進口額的30.6%來自中國,電池相關產品進口更是有80%來自中國,半導體、電子、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生產中斷,以及港口運輸清關問題,需要韓國國內相關產業做好應對。
此前據韓聯社4月19日報道,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當日在大韓貿易投資振興公社開會,與政府駐華使領館、機構負責人討論中國個別城市封控措施對當地韓企、供應鏈和物流帶來的影響。
韓國駐上海總領事館商務官朱原奭表示,近日上海市正在推進半導體、汽車等重點行業複工複產,但考慮到疫情防控和物流情況,正式複工尚需一段時間。
大韓貿易投資振興公社大中華地區總部總代表洪彰杓指出,半導體、電池和石化等主力產業領域的韓企生產基地集中在上海臨近的江浙等地,若封控措施擴大到相關地區,對韓企供應鏈產生的影響將會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