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周五(7月15日)最新報道,信用評級機構標普全球評級(S&P Global Ratings)對2萬家中國企業進行的壓力測試結果顯示,如果通脹飆升、經濟增長放緩和利率上升導致滯脹,中國將面臨最糟糕的情況。
滯脹的特點是物價上漲、經濟增長放緩或失業率高。
標普全球評級指出,超過90%的樣本是由未評級公司組成,債務總額達37萬億美元,占全球企業債務總額的41%。這些公司被分為四個風險等級:低、中低、中高和高。
標普全球評級高級研究員Terry Chan在接受CNBC采訪時表示,中國經濟脆弱的原因是曆史性的,多年的高速增長導致中國企業面臨高杠杆或高負債的問題。
Chan說道:“現在中國的增長正在放緩,他們正遭受雙重打擊,一方面是增長放緩,另一方面是來自海外的價格壓力,因為一些零部件是進口的……這就是為什麼在壓力測試中,他們的表現似乎是最差的。”
(截圖來源:CNBC)
Chan補充說,中國政府一直在試圖采取“平衡行動”。
他表示:“他們正試圖重新平衡經濟,(以便)增強一些國有企業的實力,或許還可以縮小私營部門的規模。”
新冠清零政策
Chan還表示,中國的企業和消費者信心都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與世界其他國家不同,中國奉行嚴格的新冠清零政策,以控制疫情。
盡管在5月份出現放松這些措施的跡象,但本月早些時候病例出現新高峰的地區處於戒備狀態,面臨着更多封鎖的前景。
Chan指出,還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比如中國在2021年對房地產市場的打擊,旨在抑制該行業的投機行為。他補充道,中國監管層還對科技公司發起打擊。
從更廣泛的角度來說,Chan將當前的經濟挑戰與美國在上世紀70年代面臨的通貨膨脹問題進行了比較。他補充說,經濟衰退可能不可避免,並可能是“擊退”持續通脹的一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