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近期,中國工信部推動鋰資源保供穩價,要求生產企業不得嚴重背離成本定價。不過,這一次,中國可能很難給鋰金屬的漲勢降溫。
作為驅動電動汽車的重要原材料,鋰價格的大幅上漲可能會進一步推高中國電池制造商的成本,而政府發現自己對此無能為力。
即使在上周中國政府呼籲主要生產商穩定價格的會議之後,碳酸鋰價格仍飆升至每噸人民幣500,500元(合70,716美元)的新高。以人民幣計算,這超過了特斯拉(Tesla Inc.)首席執行官馬斯克(Elon Musk)今年早些時候稱價格“瘋狂”時的普遍水平。
“短期內,我不認為這次會議將幫助中國為鋰價格降溫,”彭博社分析師Peng Xu說。
Xu說,在供需不匹配的情況下,海運鋰輝石(鋰的一種部分加工形式)的價格正在上漲,這擠壓了中國鋰精煉企業的利潤,並補充說,目前的價格水平仍有進一步上漲的空間。
對中國來說,在3月份的時候要容易一些,當時是上一個峰值。那時,官員們把供應鏈代表聚集一起,告訴他們希望價格“合理”。
但當時正值病毒封鎖抑制需求之時,下遊用戶也在艱難應對鎳和鈷等其他電池材料的高昂成本。而現在,情況不同了。
中國的制造業正在複蘇,8月份電動汽車產量較上年同期增長逾一倍。中國乘用車協會預計,今年電動汽車銷量將達到創紀錄的600萬輛,是2021年的兩倍。
鋰的供應仍然落後於需求,人們對今年冬天主要生產中心的電力供應感到擔憂。一個市場緊張的跡象是,澳大利亞鋰輝石拍賣會剛剛吸引了有史以來最高的中標價格。
人民幣不斷貶值也是導致國內物價飆升的原因之一。今年以來,人民幣已累計貶值逾10%,並將創下1994年以來最糟糕的年度表現。美聯儲(Fed)周三加息75個基點只會讓情況變得更糟。中國通常以美元購買原材料,因此人民幣貶值增加了中國進口商的成本。
在中國上周與鋰行業舉行的會議上,有關部門要求主要企業確保價格不會大幅偏離生產成本,並敦促消費者達成長期協議。中國還表示,將幫助促進勘探,穩定進口,促進原材料回收利用。
據工信部官網消息,為促進鋰資源產業平穩健康發展,保障新能源汽車等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9月15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組織召開鋰資源產業發展座談會,發展改革委產業司、價格司,自然資源部礦權司、礦保司,市場監管總局價監競爭局,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有關報價平台,以及鋰資源、鋰鹽、正極材料重點生產企業參會。
會議強調,一是堅持系統觀念,從全產業鏈審視鋰產業發展和價格問題。鼓勵上下遊企業通過簽訂長協等方式建立利益長期共享的協作關系,合力維護供應鏈暢通穩定,並肩打造全產業鏈競爭優勢。
二是堅持底線思維,抓住當前關鍵窗口期,研究制定推動鋰產業發展相關工作方案,從“多開發、穩進口、減量化、促回收”等方面提出一攬子政策措施,協同各方加快國內資源開發利用,盡快形成供給能力。
三是堅持問題導向,強化工作協同,規範有序做好保供穩價工作。龍頭企業要發揮表率作用,生產企業不得串通定價,不得嚴重背離成本定價,報價機構要規範報價,為穩定價格和預期、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發揮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