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國“肺炎大爆發”的措辭和2019年新冠一樣“嚴厲”?!科學家警告:不要按下“大流行恐慌按鈕”
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中國>正文

對中國“肺炎大爆發”的措辭和2019年新冠一樣“嚴厲”?!科學家警告:不要按下“大流行恐慌按鈕”

文 / Dana 來源:第三方供稿

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在世界衛生組織周四(11月23日)要求中國提供更多關於兒童呼吸道疾病和肺炎聚集性病例增加的信息後,頂尖科學家敦促人們對可能再次發生大流行的擔憂保持謹慎。

“我們必須小心,”為世界衛生組織提供有關COVID-19問題建議的荷蘭病毒學家Marion Koopmans說。“我們確實需要更多信息,特別是診斷信息。”

國際傳染病學會旗下監測服務機構ProMED周二發布的警報首先在國際上引發了擔憂。它呼籲提供有關“未確診肺炎-中國(北京、遼寧)”的更多信息。

該警報的標準措辭呼應了2019年12月30日發送的關於COVID-19的首個通知:“未確診肺炎 - 中國(湖北)”。

科學家表示,這兩個警報的相似性引發了人們毫無根據的擔憂,即這種激增可能是由另一種可能引發大流行的新興病原體引起的。他們表示,根據迄今為止的信息,這更有可能是流感等其他常見呼吸道感染的增加,就像新冠疫情封鎖解除後世界許多地區所看到的那樣,這也可能預示着新冠疫情本身的卷土重來。

當報告未確診或未知疾病時,世界衛生組織總是要求各國提供信息,這種情況經常發生。然而,它並不總是發布有關這樣做的新聞稿。

公共衛生專家Brian McCloskey也曾就這一流行病向世衛組織提供建議,他說:“我們看到的是世衛組織的國際衛生條例體系正在發揮作用”,他指的是指導各國如何與世衛組織合作應對潛在疫情的規則。

他說:“根據目前所知的情況,我不會按下大流行恐慌按鈕,但我非常希望看到中國對世衛組織的反應,以及世衛組織隨後的評估。”

在新冠疫情爆發初期,世界衛生組織和中國都面臨着透明度問題。此後,世衛組織還批評中國在取消“零新冠”措施時隱瞞了有關感染和死亡的數據,以及大流行的起源。

根據規定,中國有24小時的時間向世界衛生組織作出反應。

但一些人表示,尚不清楚所報告的疾病是否實際上未被確診。周二,引發ProMED警報的報道來自中國台灣媒體。在中國,最近有很多報道稱,呼吸道疾病(包括兒童)的發病率有所上升。

當地當局將其歸因於取消COVID-19限制以及流感和肺炎支原體等病毒的傳播,肺炎支原體是一種常見的細菌感染,通常會影響年幼的兒童。

Koopmans說:“有一個似乎合理的假設,即當限制取消時,這可能是我們在世界其他地區看到的情況。”這反映了路透社聯系的所有科學家的觀點。

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病毒學家Tom Peacock密切跟蹤新的冠狀病毒變種的出現,他表示,有很好的工具可以“相當迅速”地識別新出現的流感或冠狀病毒,因此這種情況似乎不太可能在檢測下發生。

“(我)懷疑它最終可能會變得更平常,或者是多種疾病的組合——比如新冠病毒、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但希望我們很快就能知道更多,”他說。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