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亞太)訊 美國《新聞周刊》援引香港《南華早報》(SCMP)報道稱,俄羅斯企業正受到更高費用的懲罰,因為中國銀行試圖避免陷入克里姆林宮襲擊烏克蘭後美國實施的制裁制度。
(截圖來源:美國《新聞周刊》)
《南華早報》周五(5月24日)報道稱,最近幾周,上海中心大廈的25層擠滿中國出口商。大批商人從全國各地蜂擁而來,在俄羅斯外貿銀行(VTB Bank)開設新賬戶。這是目前在中國境內經營的唯一一家俄羅斯銀行。
美國已經將俄羅斯第二大銀行俄羅斯外貿銀行及其首席執行官Andrey Kostin列入制裁名單。
中國主要銀行已經拒絕與俄羅斯公司開展業務的中國公司,因為這些銀行試圖避開美國在俄烏戰爭爆發後實施的制裁。
在俄羅斯石油進口和中國汽車和電子產品出口的支撐下,去年中俄雙邊貿易額上升至2400億美元,與2022年相比增加500億美元的貿易額。
中國尚未正式支持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但已采取措施,通過允許軍民兩用設備的轉讓來支持克里姆林宮的國防工業。今年4月,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在訪問北京期間向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提到中國對俄羅斯戰爭努力的支持。
上個月,美國警告盟國說,北京正在向莫斯科提供衛星圖像,以幫助了解烏克蘭戰爭的局勢。
美國《新聞周刊》通過電子郵件聯系了中國外交部和俄羅斯外交部,請其置評。
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本月早些時候訪問北京期間,與中國領導人討論了使用人民幣結算跨境支付的問題。
中國和俄羅斯已經開始用人民幣或盧布結算雙邊貿易,而不是美元或歐元,以避免制裁。然而,在美國嚴厲制裁的情況下,兩國將如何尋求開展貿易,沒有給出明確的解釋,兩國的多家企業都在為自己的財務支付而苦苦掙紮。
據路透社報道,在中國四大銀行中,中國建設銀行報告稱其俄羅斯子公司持有的資產去年下降14%,而中國農業銀行報告稱下降7%。
中國工商銀行是中國四大銀行之一,其俄羅斯業務的資產增長了43%。
與此同時,據《南華早報》報道,俄羅斯公司正在利用一個影子中間商網絡與中國進行貿易,這可能會產生3%至6%的額外成本。
路透社此前報道稱,一家代表在俄羅斯市場有股份的中國企業的貿易機構負責人表示,“中俄之間的交易將越來越多地通過地下渠道進行”。
路透社報道,在中國東北與俄羅斯邊境的農村銀行,向俄羅斯出口的中國企業也在排隊,這些銀行繼續接受商業交易付款。
美國智庫史汀生中心(Stimson Center)中國項目主任孫韻在接受華盛頓智庫布魯金斯學會5月22日發表的采訪時說:“確實有一個底線,這意味着中國在與俄羅斯的關系中有一定的界限和底線,中國不會違反。”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的數據,中國對俄羅斯的出口在3月份和4月份分別下降15.7%和13.6%。
隨着對支付的不滿情緒加劇,一些中國企業已經放棄與俄羅斯企業的貿易。
一家廣東上市公司的一位經理對路透社表示:“我們最終沒有從俄羅斯方面收到超過1000萬元人民幣(140萬美元)的付款,我們就放棄了。收款過程非常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