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向歐洲施壓!汽車制造商尋求對歐盟汽車征收報複性關稅
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中國>正文

中國向歐洲施壓!汽車制造商尋求對歐盟汽車征收報複性關稅

文 / 第三方供稿 來源:第三方供稿

FX168財經報社(歐洲)訊 周三(6月19日),中國媒體《環球時報》報道稱,中國汽車制造商已敦促北京提高進口歐洲汽油動力汽車的關稅,以報複布魯塞爾對中國產電動汽車出口的限制。

報道稱,在周二舉行的一次也有歐洲汽車公司參加的閉門會議上,中國汽車行業“呼籲政府采取堅決應對措施,並建議積極考慮提高大排量汽油車的暫定關稅”。

路透社報道稱、兩位直接了解此事的人士表示、此次會議由中國商務部主辦,在北京舉行。

他們補充說,此次會議的主要目的是向歐洲施壓,並遊說歐盟反對布魯塞爾上周宣布的旨在保護其汽車行業免受中國競爭的關稅。

該部沒有立即回應傳真的評論請求。

業內人士表示,歐洲和中國都有理由希望在未來幾個月達成協議,以緩解緊張局勢,並避免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增加數十億美元的新成本,因為歐盟的審查程序允許進行。

歐盟委員會周三表示,正在調查此事,“以討論能否找到雙方都同意的解決方案”。

由於擔心中國以生產為中心、債務驅動的發展模式可能導致歐盟 27 個成員國充斥包括電動汽車在內的廉價商品,而中國企業則希望在國內需求疲軟的情況下提高海外銷售,歐盟的貿易政策正變得越來越具有保護性。

繼美國於 5 月份提高對中國汽車的關稅之後,歐盟委員會於6月 12 日宣布將從 7 月份起對進口自中國的電動汽車征收最高達 38.1% 的反補貼稅,這開啟了西方與北京的貿易戰的新戰線。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表示:“我個人認為,僅僅因為中國的產能利用率和中國新能源汽車需求不足就發動關稅戰是不公平的。”

“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已經采取了一攬子政策來解決‘產能過剩’問題,因此今年、明年以及未來四年,中國的產能利用率還將繼續上升,”他補充道。

敵意暗示

《環球時報》上個月底首次報道稱,中國政府下屬的一家汽車研究中心建議中國將進口汽油轎車和排量大於 2.5 升的運動型多用途車的進口關稅從目前的 15% 提高到 25%。

中國當局此前曾通過國家媒體評論和對業內人士的采訪暗示可能采取報複措施。

該報上個月還暗示中國企業計劃請求有關部門對歐洲豬肉產品展開反傾銷調查,中國商務部周一宣布將開展此項調查。

它還敦促北京調查歐盟乳制品進口。

大汽車,大生意

根據中國乘用車協會的數據,2023年歐洲向中國出口排量大於2.5升的乘用車19.6萬輛,同比增長11%。2024年前四個月,歐洲向中國出口排量大於2.5升的乘用車4.4萬輛,同比下降12%。

根據歐盟統計機構的數據,2023 年歐盟對中國的汽車出口額為 194 億歐元(208 億美元),而歐盟從中國購買了價值 97 億歐元的電動汽車。

中國約占德國汽車制造商銷量的30%,中國海關的數據顯示,德國是迄今為止最大的2.5升及以上排量汽車出口國,自今年年初以來已向中國出口了價值12億美元的汽車。

招銀國際跟蹤的數據顯示,梅賽德斯奔馳大尺寸GLE級SUV、S級轎車以及保時捷卡宴是中國市場上最受歡迎的三款歐洲進口車,前五個月這三款車型占據了歐洲品牌進口車總量155,841輛的五分之一以上。

(圖源:路透社)

斯洛伐克是中國第四大、歐盟第二大大型發動機汽車供應國。今年該國出口了價值 8.03 億美元的運動型多用途汽車。

美國、英國和日本都出口大量排量超過 2.5 升的汽車,這些國家很可能將從擬議的關稅上調中受益最多。

(圖源:路透社)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