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亞太)訊 美國《新聞周刊》8月13日報道稱,最近幾周,俄羅斯貿易商變得更加沮喪,因為就連中國當地的銀行也停止處理交易,以避免美國方面的制裁。這對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的戰時經濟構成打擊。

(截圖來源:美國《新聞周刊》)
俄羅斯報紙Izvestia周一援引商業代表的話說,多達98%的中國銀行拒絕來自俄羅斯的直接人民幣支付。
自今年1月以來,中信銀行(CITIC Bank)和中國銀行(Bank of China)等越來越多的大型金融機構開始放棄與俄羅斯進行以人民幣計價的交易。由於對國際市場的敞口較低,中國的地區性銀行此前被認為是跨境交易更安全的選擇,但現在也紛紛效仿。
由於與國際金融市場隔絕,俄羅斯與中國的大部分貿易交易都依賴人民幣。
拜登(Biden)政府正加大努力,擴大制裁網絡,並瞄準在與幫助俄羅斯戰爭機器的行業進行交易時盡職調查較少的中國本土銀行。
First Group JSC首席執行官Alexi Poroshin告訴Izvestia,7月中旬,中國主要銀行進一步加強了對人民幣流入的審查,將其分為“幹淨”和“髒”兩類,比如來自俄羅斯的資金。
Poroshin指出,俄羅斯人仍然有解決辦法。他說,通過第三國向中國轉移資金的中介服務的申請已經增加幾倍。
他補充說,香港也有金融機構繼續與俄羅斯公司進行結算。不過他承認,即使在香港,中國公司也開始回避這些付款。
加密貨幣是另一種選擇,通過在中國有業務的俄羅斯信貸機構匯款也是如此,盡管後者需要在中國央行的利率基礎上加收5%的利息。
美國《新聞周刊》表示,受到制裁的俄羅斯經濟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對華貿易維持的,尤其是中國對石油和天然氣的渴求。中俄貿易額在2023年躍升至2400億美元的曆史新高。
然而,自今年年初以來,由於支付問題造成損失,中國對俄羅斯的對外貿易一直不穩定。3月和4月出貨量下降,5月再次回升。
中國海關數據顯示,7月份,以美元計算,中國以人民幣計價的對俄出口下降3%。在俄羅斯普京訪問北京後,這一數字從5月份的0.92%短暫上升到6月份的4.76%。
分析人士表示,這些官方貿易數據只是故事的一部分,因為中國的許多出口都要經過友好國家,尤其是中亞國家。
俄羅斯外交部和美國財政部沒有立即回應置評的書面請求。
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強調,聯合國商品貿易統計數據庫(UN Comtrade)的數據顯示,從2021年到2023年,中國對吉爾吉斯斯坦的汽車相關出口增加了一倍以上。
大西洋理事會報告稱:“許多中國汽車相關的出口產品,名義上是運往中亞的,實際上是運往俄羅斯的。”
該機構補充稱,其中一些車輛具有軍民兩用的潛力,比如挖掘機和維持俄羅斯卡車車隊的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