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亞太)訊 英國《金融時報》周四(8月22日)報道稱,普華永道中國(PwC China)告訴客戶,預計中國有關部門最早將於9月開始對其實施為期6個月的業務禁令,作為對其審計房地產開發商恒大(Evergrande)的懲罰之一。
(截圖來源:英國《金融時報》)
在對普華永道采取行動前,中國證券監管機構在3月份稱,恒大在2021年債務違約之前的兩年里,將其在內地的收入虛增近800億美元,而普華永道的中國部門則給出了清白的賬目。
英國《金融時報》稱,這項業務禁令可能伴隨着巨額罰款,這將是中國監管機構有史以來對四大會計師事務所采取的最嚴厲行動。
在采取這一監管行動之際,中國政府加強了對審計機構在金融醜聞中所扮演角色的審查力度。此次醜聞涉及的是受危機打擊的房地產行業,該行業曾為中國貢獻約四分之一的國內生產總值(GDP)。
《金融時報》指出,盡管這一處罰不會威脅到普華永道中天(PwC Zhong Tian,即普華永道中國)的生存,但可能會造成極大的破壞。
根據中國政府數據,按收入計算,普華永道中國在2022年是中國最大的會計師事務所,收入達到79億元人民幣(約合11億美元)。
多名客戶向英國《金融時報》表示,這一禁令將阻止普華永道中國簽發財務業績和首次公開募股,以及開展其他受監管的活動。
普華永道已向客戶保證,公司員工將在禁令期間繼續工作,並在明年3月禁令解除後,能夠對客戶2024年年報的審計意見進行認證。
此次全國範圍內的禁令,將使競爭對手德勤(Deloitte)去年因在中國華融資產管理(China Huarong Asset Management)的審計工作中存在“嚴重審計缺陷”而受到的處罰黯然失色。德勤支付了3100萬美元的罰款,其在北京的業務被暫停3個月。
許多在內地上市的客戶被禁止在三年內與被當局制裁過的審計機構合作。
普華永道中國業務今年已經損失至少三分之二來自內地上市客戶的會計收入,因為這些客戶轉向了其它公司。這種流失現象暴露出恒大審計失敗的影響之大。
香港《星島日報》周二引述兩名消息人士報道說,普華永道已接受監管機構的處罰,但目前正與當局就通告上涉及公司的敏感字眼進行交涉,以尋求降低自身在恒大事件中可能受到的嚴重負面衝擊。
兩名消息人士稱,目前暫未獲悉中國當局正式公布對普華永道處罰結果的具體時間,但從監管當局的準備情況而言,估計相關結果很快就會出爐。
《星島日報》稱,普華永道希望盡快解決事件。因受事件影響,客戶已不斷流失到競爭對手的手上。有熟悉內地監管人士表示,近日關於普華永道的消息頻出,對關於其調查結果即將被公布不感意外,不過若通告上的用字非常嚴厲,預期普華永道的聲譽有機會受到嚴重影響,最嚴重的情況可能“四大”變“三大”。
據統計,自從陷入恒大審計風波後,普華永道已流失40家大客戶,包括中石油等大國企。
彭博社今年3月曾報道稱,中國正在調查普華永道在恒大集團的會計操作中所扮演的角色。兩個月後,彭博社再引述消息透露,普華永道可能面臨至少10億元人民幣的罰款,這將遠超2023年中國對德勤處以的2.12億元人民罰款,將創下中國對會計事務所開出單張罰單的最高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