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亞太)訊 中國最高立法機關正在審議一項關於逐步提高法定退休年齡的草案決議,此舉旨在減緩勞動年齡人口縮減的速度。
9月10日,中國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討論了多項立法議案,其中提高退休年齡也在議程之列,據官方新華社報道。上周的報道並未透露這一議題會被討論,新華社也未具體說明提案中的目標年齡範圍或其他細節。
中國正面臨出生率下降和人口老齡化的問題,因此最高立法機構的討論顯得尤為重要。
中國有關專家認為,延遲退休主要目的是應對人口老齡化。自2022年以來,中國人口呈現負增長,2021年65歲及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的14.2%。據央視報道,未來十年這一情況將惡化,預計到2035年,60歲及以上人口將超過4億,占總人口的30%以上。
北京官員在7月的三中全會後宣布,退休年齡將以“自願、靈活的方式”逐步提高,但未提供更多細節。中國白領男性的退休年齡一直保持在60歲,女性為55歲,已超過四十年,這使得中國在全球範圍內處於較低水平。
北京長期以來一直表示希望公民延長工作年限,但出於擔心社會反對,政策變化一再推遲。隨着出生率下降和勞動力減少,問題變得更加緊迫。
官員們已經開始認真討論如何應對這一挑戰以及相關問題,比如養老金財務壓力等。有報道建議,退休年齡可能會分階段提高至男女同為65歲。
提高退休年齡可以減緩勞動年齡人口的萎縮速度,並為北京爭取更多時間來探索如何提高出生率。盡管提高退休年齡在許多國家普遍不受歡迎,但在中國,這一提議的反對聲中還反映出對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就業形勢的深層次焦慮。
中國的青年失業率仍然較高,部分人擔心,提高退休年齡可能會減少年輕人的就業機會。與此同時,地方政府也面臨資金短缺,難以提供包括養老金支付在內的公共服務。
新華社援引中國人口學會副會長原新的話稱,“政策的逐步實施意味着短期內向社會釋放的勞動力規模不會過大,對就業市場的總體影響有限。”
許多年輕人認為提高退休年齡是不可避免的。一些國有企業近年來已經就這一計劃舉行內部簡報會。盡管如此,關於這一計劃的討論在中國社交媒體上引發了激烈討論。一些用戶表示,他們關於這一公告的評論在微博上被刪除了。
一些分析人士表示,政府可能會先提高女性的退休年齡,使其與男性的退休年齡持平。目前,國有部門的女性藍領工人50歲退休,其他女性55歲退休。私營部門則更加靈活,人們可以選擇工作到更晚的年齡。
現在,地方政府在一波退休潮來臨之際,資金日益短缺。中國已經削減了一些退休人員的醫療福利。中國各省和地區的政策變化大幅削減了公民,尤其是老年人能領取的醫療費用,引發了公眾憤怒和抗議。
聯合國預計,到2050年,中國31%的人口將為65歲及以上。到2100年,這一比例將達到46%,接近一半的人口。相比之下,美國的比例預計分別為23%和28%。
官方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的勞動年齡人口(定義為16至59歲的人口)降至8.65億,占總人口的61%,低於2016年的9.07億(占總人口的66%)。
與此同時,中國的平均預期壽命在過去七十年幾乎翻倍,從1950年代初的40歲左右增加到2023年的78.6歲。
中國現在正見證着中國版的“嬰兒潮一代”——那些在20世紀60年代初中國擺脫毀滅性的饑荒後出生的人——成群結隊地退休。
由房地產市場低迷和私人投資下降導致的經濟增長放緩,加劇了這一緊迫感。
即使有政府補貼,預計到2035年,中國城市職工養老金基金將耗盡過去二十年積累的資金,屆時將完全依賴新工人的繳費。這一預測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於2019年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