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亞太)訊 中國周二(11月12日)宣布,明年公共假期將增加兩天,假期總數將增至13天,包括更長的農曆新年。兩個公共假期將延長一天,但不受歡迎的“假日互換”制度的延續削弱了人們的熱情。港媒稱,中國通常依靠延長假期來刺激消費支出。
此舉不會新增任何節假日,但會延長兩個現有節假日,包括中國最大的節日——農曆新年。
(來源:SCMP)
自2025年1月1日起,公共假期與2024年相比將有一些顯著變化。全體公民的假期總數將增加2天,春節和勞動節各增加一天。
中國國務院還決定進一步優化節假日安排。以下是主要更新內容:
春節從除夕開始有8天假期;
國慶假期從10月1日起,共計7天;
勞動節將有5天假期;
元旦、清明、端午、中秋各放假3天。
若上述假期恰逢周三,則只放假1天。另外,若國慶節和中秋節重合,則假期將合並,共放假8天。
中國長期以來被認為是公共假期最不慷慨的國家之一。此外,人們對旨在延長假期的假期和工作日的複雜調整表示不滿,新出台的改革措施有望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這些問題。
除了新出台的變化之外,中國2025年的公共假期安排仍然有兩個為期一周的主要假期:春節(農曆新年)和國慶假期(通常稱為“黃金周”)。
2025年的春節為1月28日至2月4日,國慶節和中秋節為10月1日至8日。
外資人力資源經理應該注意,在中國,周六和周日通常被指定為額外的正式工作日,以彌補長假。例如,1月26日和2月8日被指定為工作日,以部分抵消春節的8天假期。
然而,只要遵守官方假日日曆,中國的私營企業就有權確定自己的時間表,即允許額外的休息日。
香港《南華早報》(SCMP)報道,中國通常依靠延長假期來刺激消費支出,而在經濟增長乏力、采取刺激國內消費提振經濟的戰略的背景下,這一現象在當前尤其令人擔憂。
除公共假期外,中國工人通常還有5至15天的年假,一些工人會在農曆新年或10月的國慶節等重大公共假期後休年假,以延長休息時間。
盡管這是許多國家的常見做法,但中國也有一項特殊的制度,稱為“調休”,即“假日互換”,即在公共假日期間增加常規休息日(例如周末)以延長假期。